来自 国内 2020-03-09 10:44 的文章

导盲犬进海底捞导盲犬被拒绝进入海底捞,我们

文|我的宠物伙伴


新年第一天,一条「导盲犬进海底捞」的新闻上了热点。

根据视频了解到,2019年12月23日,安徽合肥的一位女士和自己的盲人朋友到海底捞吃饭,朋友携带的导盲犬被海底捞工作人员拒绝入内。

这位女士回应,导盲犬属于工作犬,而且带有导盲犬工作证件,根据相关规定可以出入公共场合。

而后又一名海底捞工作人员出来,再度拒绝了导盲犬的进入。

最后海底捞工作人员说可以向上级反映问题,并留下了这位女士的手机号码。

直到大约一周后,店长给这位女士致电并道歉,称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员工培训不到位,只要持有相关证件,导盲犬是可以进入的。

对于这个事件,网友的观点几乎是一边倒,大多是支持导盲犬进入的。

也有网友表示,能理解海底捞工作人员的行为,称店员拒绝导盲犬进入,是为了店内更多顾客着想。

海底捞的道歉已经给这个小事件画上了句号,但关乎导盲犬的问题却远远没有。

理解是相互的

时至今日,导盲犬在人们心中依然是熟悉又陌生的事物。我们人人都知道导盲犬是盲人的“眼睛”,但是由于导盲犬数量极少,大多数人都没有见过。在刚刚兴起的城市文明中,有些人们在主观上依然不太容易接受与这些大中型犬近距离相处。

在不了解导盲犬的情况下,人们对于大中型犬的介意甚至恐惧是正常的。

人们并不知道这样一只大中型犬,“会不会突然袭击”,“会不会有寄生虫或细菌”,“如果行为失控了作为盲人的主人能否制服它”等等问题,甚至说大脑会直接感性地把它当做“威胁”或“污染源”。

用餐时是人们最放松、最注重卫生的时刻,试想有这样一些“未知”潜伏在你的邻桌,是不是非常影响你的用餐体验呢?

上海导盲犬陪主人住院

对于宠物来说,由于宠物主人对狗的管理参差不齐,所以作为陌生人这些担心并非多余。但对于导盲犬来说,以上这些担心是不必要的。

在已知的四百多犬种中,只有拉布拉多犬和金毛犬两个犬种被选作导盲犬。这两个犬种对于人类极其友善而有耐心,而且智商高、服从性好,性情稳定,体型适中,易于训练。导盲犬的挑选和训练也是非常地严苛的。在专业的训练基地完成训练后,会得到相应的导盲犬毕业证书和工作证。

对于视障人士来说,出行最大的困难就是难以躲避障碍物,而拥有一只导盲犬则可以轻松安全地出行。此外,导盲犬还可以被训练来根据主人的指令寻找目的地,把主人带到指定的地点,比如公园、医院等。

当我们尝试闭上眼睛,暂时得感受盲人的世界。哪怕是在自己的房间里行走都要谨小慎微,不敢大不前行,何况在复杂多变的大街上?

试想如果我们自己手中握着导盲犬身上的导盲鞍,通过触觉来感受导盲犬的提示,即使是一个台阶,一个石块,它都会给予提示并绕开,那在心灵上可以获得莫大的安全感,如同光明一般。

此外,很多盲人都是独居生活的。导盲犬不仅提供了出行的帮助,还能给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便捷和温暖。无数关于导盲犬的温暖治愈的真实故事都告诉我们,它们并非丛林中的野兽,也不像宠物狗一样调皮有个性,它们是人们生活中的天使。

电影《导盲犬小Q》剧照

导盲犬相关规定

导盲犬被拒绝除了作为社会层面的问题,还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出台。

在2008年修订并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五十八条规定:

“盲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我国法律首次提到了导盲犬的权限,但具体权利和义务依然是空白,需要依靠地区政府的有关规定实施。

2009年4月,中国民用航空局运输司颁布了《残疾人航空运输办法(试行)》,为导盲犬等服务类犬上飞机开了“绿灯”。

2014年11月,《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规定,导盲犬可以在出示证件后乘坐地铁。

2015年5月,《视力残疾旅客携带导盲犬进站乘车若干规定(试行)》正式实施,盲人可带导盲犬乘全国火车。

各省市政府也在近十年中响应,允许并规范了导盲犬进入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

然而,相关具体规定依然不够具体,执行起来仍有难度。比如,律师表示“允许进入”与“不得拒载”是两个法律概念。

其他国家也有关于导盲犬的相关规定,其中日本是最尊重导盲犬的国家之一。

1967年,日本成立了导盲犬协会。电视等媒体也经常播放有关导盲犬的训练、工作和退役以后的感人节目,所以日本社会民众对导盲犬的认知程度比较高。

在日本,导盲犬被允许进入各类公共场所以及包括地铁在内的公共交通,即使在拥挤的时候,人们也会尽量为导盲犬多留出空间。

2003年开始实施了《残障者辅助权法》,这个法律规定不仅是公共机构,即使在百货商店、超市、酒店等民间设施也不能拒绝包括导盲犬在内的辅助犬进入。

尽管如此,日本对于导盲犬的社会认知也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经过对伴有导盲犬的盲人进行的调查显示,仍然有60%左右的人回答说受到过差别对待,其中76%是被餐饮店拒绝入内,12%被出租车拒载,也有12%被酒店等住宿设施拒绝。经过说明以后,超过40%的地方最终同意允许导盲犬入内。

导盲犬事业

我国的导盲犬事业起步晚,其中坚力量是成立于2006年的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

直到今天,中国也仅有百余只培训成功的导盲犬进入视障人士家庭。

要知道,中国的视障人士有1730多万,平均每10万人都没有一只导盲犬。

一只导盲犬的一生会经历四个阶段:

寄养期:一只导盲犬,需要在寄养家庭度过生命最初的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培训期:然后要送回基地进行为期6个月的培训,合格后还要与视障人士共同进行为期3-4周的共同训练。服役期:至此才能成功毕业,进入为期8到10年的服役期。退役期:服役期结束后,会将导盲犬送到志愿者家庭或者送回基地养老。

从挑选到顺利毕业,这个过程对犬只考核相当严格。培训犬的淘汰率高达70%,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受训犬只可以成为真正的导盲犬。

大连视障人士与导盲犬乘坐地铁

每只导盲犬的培养成本在12万到15万元,这包括工作人员工资、狗粮、药品等等。

由于导盲犬训练基地是民间公益组织,基地的财务收入完全靠捐赠和政府补贴。工作人员的工资非常低,只有大连市平均工资的一半,难以留住人才。导盲犬事业发展道路上困难重重。

在我国申请导盲犬是免费的,但导盲犬的训练成本大、训练周期长,目前在大连训练基地申请导盲犬的人数已经达到了10万人,以国际导盲犬普及率1%计算,需要约为1000只导盲犬,想领到一只导盲犬可能要等到10年以后了。

呼吁

如果我们遇到视障人士带着正在工作的导盲犬,请不要做任何干扰导盲犬工作的行为,比如喂食、抚摸、呼唤等。

如果想向他们提供帮助,请先主动询问,获得同意后再提供帮助。

导盲犬不仅是盲人的眼睛,更是窥探社会文明的眼睛。

人们对导盲犬的包容和尊重,给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带来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