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国内 1970-01-01 08:00 的文章

电影之于我们,不仅是娱乐,也是一门艺术。

“电影是一种艺术”,最早由乔托·卡努杜在1911年首次提出。同时又被定义为除“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舞蹈”之外的“第七艺术”。

我们可以把电影笼统的分为两大类:文艺片和商业片。简而言之,商业片以盈利为目的,文艺片以艺术或者说人性为导向。

如果从票房的角度进行两者对比,在国内上映的电影中,文艺片的票房相差商业片票房太多。哪怕这部文艺片口碑再好,亦或斩获了多少国际电影节的奖项,依然改变不了如此现象。

《白日焰火》这部电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是一部由廖凡,桂纶镁,王学兵主演的悬疑爱情文艺片。于2014年3月21日在国内上映。此片斩获了“柏林国际电影节”的“金熊奖”,廖凡也是凭此片,夺得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的影帝。但即便如此,票房也才1.02亿。相对商业大片的动辄几亿,甚至几十亿真是没有可比性。

对于《白日焰火》的上映之后,甚至曾有一部分观众发出“无聊”、“看不懂”、“不好看”、“拿过奖的电影都不怎么样”等等言论。当然这只是一部分观众的声音,更多的观众是知道这部电影的确不错,但就是真的不想看,仅此而已。

《江湖儿女》也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是唯一一部入围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华语电影。虽然最后败于《小偷家族》。但从文艺片的角度看《江湖儿女》,的确是一部口碑,质量都很不错的影片。

《江湖儿女》的导演贾樟柯,更是一位享誉欧洲影坛的名导,其常年穿梭于欧洲各大国际电影节,拿奖更是拿手软。其代表作《小武》《山河故人》《三峡好人》等等。《三峡好人》更是斩获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金狮奖。但即便是名导打造,那又如何?《江湖儿女》上映后,票房定格在7000万。同样的,与商业大片对比起来,票房也是不值一提。

这里补充一下,欧洲有三大最具权威、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电影节,分别是: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是“金狮奖”)、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是“金棕榈奖”)、柏林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是“金熊奖”)

那为何会发生好口碑、拿大奖、低票房的情况呢?如下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

国内观众的成长环境,导致文艺片小众化文艺片情感压抑,观众无法释放情绪文艺片偏向于“影视艺术”性,大部分观众更偏爱“娱乐性”缺少观赏性,节奏性不连贯人生阅历、经验有限,无法深刻感知影片情感

一.国内观众的成长环境,导致文艺片小众化

纵观国内电影市场,目前的观影主力群体是70后、80后、90后等,而对于这部分群体,起初主要是受香港电影文化熏陶成长的,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香港电影进入黄金期。年产量平均能达200部,年份好的时候甚至达300部。对于电影资源来说,根本不缺量。而题材主要是喜剧、警匪、武侠、甚至黑道这一类型。文艺片说实话,几乎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然很少有人关注文艺片,更谈不上对文艺片的情怀了。

而在2000年后,张艺谋的《英雄》开启了中国本土的“商业大片”模式。同时随着香港电影的衰弱,观众把目光转向内地生产的影视作品。虽说电影类型开始多元化。但文艺片受关注度依然很少。

二.文艺片情感压抑,观众无法释放情绪

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讲,看电影就是图个开心、休闲、放松一下心情。而文艺片的氛围一般情况下都比较沉闷,甚至于沉重。原本生活的压力就比较大,再加下如果电影烘托的气氛又比较凝重。那对于观众来讲,可能更加影响情绪。释放不成。情绪上的不安,反而有过之而无不及,那观众又何必自找苦吃,还不如选择一些轻松搞笑的影片。

像《战狼》《夏洛特烦恼》这样的剧情就挺好,要么荷尔蒙炸裂感涌上心头,激发了情怀。要么能开怀大笑,完全能达到情绪释放的效果。

三.文艺片偏向于“影视艺术”性,大部分观众更偏爱“娱乐性”

文艺片可以说是,在表情、情感、眼神、动作等综合因素的融合,亦或是平衡。需要有一定的内涵与表现手法。正是因为此,需要静下心来慢慢欣赏,慢慢体会。而这种内涵所带有的“影视艺术”折射出的人生百味,万般情绪,说实话,大众有时候真不乐意慢慢体会,反而更偏爱娱乐性的作品。为啥呢?因为慢慢品味一部本就不太感兴趣的作品,而且还不一写品味的出来其中意境 ,有时候真的是“累”。

四.缺少观赏性,节奏不连贯

文艺片的具有一定的文学性,不利于大面积观众的观赏,因为文学也需要一定的基础性,不是每个人都能完全全理解。更多的是需要仔细的对影片中人物进行慢慢的琢磨。影片的主题有时候都不好把握。

甚至于去个卫生间的时间,再次回到座椅上,节奏就已经跟不上了。也已经有点解读不了剧情了

五.人生阅历、经验有限,无法深刻感知影片情感

文艺片中,更多的是情感上的表达,世间酸甜苦辣,人间百态,以及影射的现实。这些都需要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否则很难把握剧中人物想表达什么。而且剧中台词的话中有话,欲语还休等等,一下子就有可能让观众不明所以。

就拿《江湖儿女》这部戏来说,剧中巧巧为斌哥顶罪,蹲了5年的牢狱生活。可出狱后第一时间来寻找斌哥,斌哥却避而不见。这又是如何解释?但又有多少人能够了解,作为斌哥那样的一个男人,他也是有着自己的自尊,同时他又是自卑的,他也害怕而对,也惭愧。

但这又能怨谁呢?当初也是他自己选择了退缩。他其时有的选,他可以选择坦白事实,自己承担,可是他没有,他把煎熬丢了巧巧。5年啊,他让一个女人替他承担,其实作为男人,也挺可悲的。他也是懦弱的,内心也是害怕,不愿承受“牢狱之苦”却苦了巧巧。

表面上看,斌哥起初作为“大哥”,拿着一把手枪,自以为能“支手遮天”,结果呢?还连累了巧巧。

虽说他渴望成功,他也大步向前,他也努力过,但最后呢?终究成了瘸子,囚禁于轮椅之上。 说什么江湖中人,其实就是跟大家一样的普通人。

但如果说“斌哥”和巧巧到底是谁错了呢?责任肯定在“斌哥”,因为他当年逃避了。但如果一味的指责他,恐怕也失去了影片的意义。更多的是要去了解,去体会“斌哥”的内心活动。

但事已至此,回不了头了,只能感叹造华弄人吧。但明天的太阳依旧升起,即使再难,也要挺胸向前啊!

 以上观点仅是个人想法

所以说这个文艺片,是开放的,一千个人可能有一千种想法,经历不同,体会不同。而他有一定市场,虽说小众,但也有独特之处。如果说抛开艺术层面不谈,似乎又更指向人性。

但不论怎么说,回到我们本文的主题来讲,票房是肯定比不了商业片。至于原因,不知道大家还有哪些想表达的呢?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