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崔明轩]为延续“反中”的两岸政策以及在“大选”前争取“台独”选票,蔡英文当局无视岛内舆论的哗然,准备蛮横地在31日通过“反渗透法”。有学者直言,民进党只是拿“渗透”这个词,把政治对手与反对“反渗透法”的人都“抹红”,“铲除异己”。
两党未达成共识
“反渗透法”草案上周五朝野首度协商,结果3个多小时仅协商到第二条,基本没什么共识。30日,台湾“立法院”展开第二次朝野协商,国民党当天提议修正,将“登记制”纳入“反渗透法”草案,结果遭民进党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质疑“引狼入室”。民进党党团也提出修正案,包括加重部分罚金。31日,台“立法院”依照程序将对该法案进行表决,目前民进党在席位上占据优势。
国民党党团总召集人曾铭宗批评称,民进党的“反渗透法”草案越订越严格,已让社会大众心生恐惧。亲民党党团总召集人李鸿钧质问,如果台商搭乘大陆的加班机回台投票,算不算接受赞助?演艺人员到大陆表演、接受电视台资金,算不算被渗透?他说,民众若被随便几张照片检举,尽管最后无罪,但缠讼也身心俱疲。
“绿色恐怖”已降临
“立法院”外,蓝绿阵营围绕“反渗透法”也各说各话。台“总统府”30日称,台湾处在“威胁”的第一线,有立法的必要性与急迫性,相信最后审议结果会符合社会共识与期待。同一天,亲绿团体“中华亚太精英交流协会”举办“立法反渗透,安全才有够”座谈会,台北海洋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助理教授吴建忠声称,大陆近年对外不断采用“超限战战略”,即进行新型战争形式。因此,大陆现在的渗透行为并非针对传统战斗人员或军队,而是一般社会大众。座谈会最后得出结论称,如果台湾被大陆渗透成为“安全疫区”,未来与美日等其他地区交流会很麻烦。
30日国民党中央举行记者会发表四点立场,批评蔡英文指示“立法院”必须在31日通过“反渗透法”违反“宪政体制”,质疑有选举操作和政治考虑;该法引起200多万台商、台生、台干以及社会各界、两岸交流有关团体与个人的强烈不安及恐慌。前新北市长朱立伦称,“反渗透法”条文不清,会造成人心惶惶,仿佛回到“戒严”时代。亲民党秘书长李鸿钧批评“立法院长”苏嘉全在协商过程中态度强硬,没有诚意。
新党批评说,“反渗透法”还没通过,“绿色恐怖”已全面降临。他们接到台南农民陈情称,只是在网上转发“立委”高金素梅质疑当局的影音,竟遭调查部门侦办,且有超过70人被列为被告。另据台湾《中国时报》30日报道,工商企业界也感受到“绿色渗透”的威力。一名长年为企业界发声、批评时政的上市公司老板对外批“反渗透法”草案有太多模糊、定义不清,且易罗织他人入罪的看法时,他的绿营朋友竟出言恫吓称,“我会把你的资料收集起来给民进党立委,对付你”。“商总”理事长赖正镒特别发出新闻稿称,台商已经因为害怕被无端扣帽子、成为“反渗透法”的祭品而产生寒蝉效应。
值得关注的是,深绿团体也反对“反渗透法”。30日,“经济民主连合”召集人赖中强与“时代力量”“台湾基进党”和“自由台湾党”等代表举行记者会称,法案不够严谨,存在4大漏洞,有侵害人权之虞。台湾《旺报》30日称,在本届民进党“立委”席位过半的情况下,预计31日可能会上演蓝绿表决大战。
“背后有美国的影子”
明年1月1日起,岛内将封锁所有“大选”相关民调。亲绿的“台湾民意基金会”30日发布封关前最后民调显示,如果31日投票,52.5%的受访民众表示会投给“蔡赖配”、21.9%投给“国政配”、9.5%投给“宋余配”,10.8%的人尚未决定。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称,若将这次民调与11月进行对比,“蔡赖配”支持率下降2.7个百分点,“国政配”下降4.4个百分点,“宋余配”上升1.9个百分点。“东森新闻云”30日发布的最新民调显示,“蔡赖配”获得48.2%的支持率,“国政配”27.9%,“宋余配”6.6%。
台湾《联合晚报》30日分析称,“反渗透法”对部分深绿和年轻族群确实有号召力,但同样会激发浅蓝和经济选民的危机意识。仓促立法造成的“绿色恐怖”疑虑,连若干理性浅绿支持者都看不下去,这些人虽然未必弃绿投蓝,但会引发什么连锁效应却很难预料。嘉义大学历史系教授吴昆财30日撰文称,为了2020年胜选、反制大陆的惠台条款、应付美国压力等,“无论原因为何,这部恶法一旦完成则可确定‘绿色法西斯’的重现”。亚洲警察学会秘书长叶毓兰称,“反渗透法”把台湾每个人置于随时被起诉调查的地位,“人人自危,深怕陷于罪网罗织;反对中国大陆的西方势力则开香槟欢呼庆祝,庆祝台湾从此成为西方势力的附庸”,台当局彻底沦为西方势力的哈巴狗或攻击大陆的猎犬。
《中国时报》30日发表题为“反渗透法背后有美国的影子”的文章称,美国现在极力与大陆在经济上、科技上脱钩,借由制裁中兴、华为给大陆下马威,目的就是要对大陆展开经济孤立,全面围堵中国崛起。文章援引大陆国关学者李庆四的话称,美国在背后下指导棋的气息浓厚,只有让民进党继续执政,两岸关系持续冰封,美国才有机会利用台海问题来刺激大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