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在某些官员中,弥漫“不作为”的风气,其中原因多重复合,但与有些地方诬告错告成风有关。
年关岁前,云南召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平反大会”,以“面对面”的方式,向被举报的云锡控股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涛反馈调查核实结果,为受到不实信访举报的这位厅官公开澄清正名。
近年来,云南省纪委收到反映张涛的“问题”线索6次,反映“问题”共12个,省纪委监委对此进行全面调查核实,结果是12个“问题”中,除一次对张批评教育外,其余11次均无事实依据,均予以了结。
为什么本文标题要曰“再读”呢?因为在云南,这样的“平反大会”并不是第一次——今年1月,云南省纪委监委即在红河州蒙自市召开“不实举报澄清了结反馈会”,为红河州委书记姚国华澄清事实、消除影响,为厅级干部澄清正名、消除顾虑、撑腰鼓劲;11月29日,云南省纪委监委又在文山州砚山县,为州委常委兼县委书记李红澄清事实、消除影响——五年来,省纪委监委共收到反映李红问题线索8次、反映“问题”共29个,经反复调核,29个“问题”中,4个属重复举报,除一个对李批评教育外,其余23个“问题”均无事实依据,也是“均予以了结”。
这三条“平反”新闻再次告诉我们,信访举报本是监督党员干部的重要方式,但也要看到,如果是大量的恶意举报、不实举报,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对于这类反复出现的问题,不能习以为常,更不能麻木不仁、听之任之。党员领导干部固然要正确看待监督批评,习惯并适应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纪检监察机关则既要坚持严管厚爱,又要旗帜鲜明地为担当干事者撑腰、鼓劲、正名!
恶意举报、不实举报对干部“干事建业”的精神状态损害极大。现在在某些官员中,弥漫“不作为”的风气,其中原因多重复合,但与有些地方诬告错告成风有关。一个干部,你要他勇于担当、冲锋在前,在他背后,却有着暗箭伤身,你让他怎么去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开拓中?
有的地方的党委,不懂得用人不疑,一旦一个同志有了“反映”,就再不重用,也不信任,明明大量的“问题”已经查实无据,也“挂”在那里、锁在抽屉里,既不给他澄清、又不为他“平反”,让他带着“问题”冲锋陷阵,这真如张涛在平反大会上含泪所说,“面对不实举报,我曾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有多少困惑和无奈”。听一听这些同志的肺腑之言和艰难心路吧,我们不能再让“平反大会”变成罕见的“独家新闻”。
不实举报、错告外,还有一种恶意举报,即诬告,在云南的三次“平反”中,红河州委书记姚国华就是被州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和某恶意中伤,后者广发《公开信》,还发数十条匿名短信,制造、散布、传播政治谣言,教唆怂恿他人向中央、省委“举报”,所有“问题”均属牵强附会、毫不可信——和某已经在姚国华“平反”之后被“拿下”,去了他应该去的地方,这对于诬告者是一个警告,对于我们狠刹某些地方的诬告、错告、乱告成风,也是一种有益的启发!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徐佳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