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国内 1970-01-01 08:00 的文章

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推广ETC(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是今年交通领域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但伴随着ETC推广进入快车道,不少地方却曝出强制推行ETC的做法,有的打标语不欢迎未安装ETC的车辆使用高速公路,有的发文要求机动车检测机构强行安装ETC,甚至有的地方直接关闭了高速收费站的所有人工车道。

虽然这些行为随后均被叫停,但仍然引发不少争议。

装ETC,到底是权利还是义务?好事要办好,需要付出哪些努力?12月24日晚,《央视财经评论》邀请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交通运输价格研究中心主任李文兴和央视财经评论员刘戈做客演播室,深度解析。

01

装ETC 是权利还是义务?

新闻链接:推广ETC政策背景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两年内基本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现不停车快捷收费。

5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施方案》,明确提出,2019年底前,各省份高速公路入口车辆使用ETC比例达到90%以上,同时实现手机移动支付在人工收费车道全覆盖,从2020年7月1日起,新申请批准的车型应在选装配置中增加ETC车载装置。

李文兴:不能只关注结果而忽略过程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交通运输价格研究中心主任 李文兴:今年ETC在全国的推广确实比较快,而且目前这个结果,应该说大部分还是车主自愿选择的,因为它确实是个便民利民的好事情。

但是不能只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比如有些人事情比较多,嫌麻烦就拖过去了;有的可能觉得有支付安全的疑虑,有的认为“我就是代步车,一年上不了几次高速”等。像这样的情况不能“一刀切”,不能说用硬指标倒逼,那只会适得其反。

刘戈:时间紧 也要避免“一刀切”

央视财经评论员 刘戈:从1997年开始大概就有ETC,20多年时间发展了8000万辆车,最近短短几个月就增长了1亿多辆,这是个什么概念?就是说在明确的目标导向之下,各地背负着很大的压力,一些动作就难免走样。

其实在很多城市,我们能看到银行争取客户,把服务、产品都送上门,是真的很有吸引力。时间紧不是搞“一刀切”的理由,而是看服务有没有到位、有没有做到解决用户后顾之忧。光想着靠行政手段去完成目标,别说需求比较少的人群,有需求的人心里也不会舒服,只会惹来更多反感。

李文兴:尊重车主选择权利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交通运输价格研究中心主任李文兴:ETC确实便民利民,但这个便利要让车主感受到,不能光说;其次,这也有一个过程,不是所有人的接受速度、接受习惯都能同步改变的,比如移动支付,最开始的时候也不是人人都觉得方便;最后,总会存在不同的个人选择,就像移动支付再方便,可能总有人还是要使用现金,这种选择的权利仍然要尊重。当然,我们需要做的,是尽量用ETC的便利来吸引最多的人来使用。

刘戈:推进ETC要注意节奏

央视财经评论员 刘戈:大体来说,相对发达的地区,人们上高速公路的频率就高,在经济不那么发达的地方,可能就会差一些,如果要求这些地方都同步、同时、同节奏完成一样的任务,这本身就不现实。

02

好事要办好 治理能力要跟上

李文兴:推广ETC 重在服务升级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交通运输价格研究中心主任李文兴:ETC的使用场景不光是高速,还有包括小区、商业中心在内的大量涉车场所,比如停车场。所以,不是给车装ETC这个最表面的任务指标,各地在涉车场所的软硬件什么时候能到位,什么时候能给车主带来更多便利的生活使用场景,这些服务的升级才是更需要下大气力做的事情。这些体验、服务到位了,人们就会从内心真正接受它。

刘戈:推广ETC考验的是治理能力

央视财经评论员 刘戈:ETC的快速普及这件事我是非常支持的,为什么?它真的明显提高了通行效率,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是平均过一个关口从14秒钟降到3秒钟,一辆车节省这么多时间,上百万上千万辆车都节省时间,传导到各自的社会生产生活环节,能节省多少社会运行成本,想一想就知道空间有多大,这样一个效率的提升是非常值得大力推广的。

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考虑到还有许多不同个体、不同情况,如何既快速推广,又不至于让一些人觉得被动接受、不情不愿?那就涉及治理能力、智力水平了,比如传播是不是到位了,是不是对ETC的好处进行了充分告知;一些漏洞、一些痛点是不是解决掉了?这样一些问题,可能需要做更多更细致的工作。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