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国工匠曾四次见到毛泽东 还受邀作客中南
共和国不会忘记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出贡献的人。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全国著名劳模、年逾九旬的工人技师张善宝师傅获得了一枚金光闪闪的共和国重要贡献纪念奖章。这枚沉甸甸的纪念奖章,是对中国工匠精神的褒奖。
张善宝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1925年生。小时候没读几年书,15岁时,进上海华孚金笔厂(上海英雄金笔厂前身)当电镀工。电镀业是体力活,工作累不说,还与有害气体打交道。可他却爱上了这一行,他起早贪黑抢着干,将人家荡马路、嘎山胡的时间全部扑在工作上。电镀车间中的配方间,药水间,电镀间,清洗室,无不熟悉;各道工序,什么清洗、上挂具、电镀、甩干、检验等,无不在行;至于硫酸、硝酸、盐酸等“三酸”,他一闻气体,就能识别。
1952年初,华孚金笔厂公私合营不久,公方代表让全厂职工免费体检,结果他因长期与有害气体接触,被查出患了肺结核和鼻穿孔。肺结核,俗称痨病,既花钱又难治,还有传染性,放在解放前,工作丢了不算,还可能无钱治病,流落街头。可现在厂里二话不说,马上安排他住院医治和疗养。三个多月后他治愈回厂,当时他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干,以报答党和人民政府的恩情!
机会总是为有心人准备的,从1953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上下,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热潮。张师傅坐不住了,想为厂里增产节约运动出份力,做点贡献。大家知道,当时钢笔,除笔身用赛珞璐外,其笔套、笔夹、笔管、笔尖等,都由金属品制作,这就需要镀镍、镀铬、镀金、镀铜、镀银等工艺,但金属品接触空气,都会产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膜,如铜会生铜绿,铁会生锈。而钢笔厂又都是小零件,手工操作后会有油污、汗渍附着表面,不易电镀,因此往往报废率很高。如何降低报废率,提高质量,增加产量?他凭着自己多年的经验,开始在玻璃容器中小批量试验。他采用废旧药水,过滤掉药渣,前期对零件进行腐蚀处理,一次、二次、三次,前处理时间从5分钟、到10分钟、再到15、30、60分钟,上天不负有心人,经过了无数次的试验,终于创造了用药黄和淡药水配方去除钢笔零件油污和氧化膜的新工艺,为企业创造年经济效益600余万元,并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名闻中外的“英雄赶派克”的热潮中,新工艺大放异彩,立下了汗马功劳。
有部《英雄赶派克》的电影,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由桑弧导演的,就生动地反映了这段史实。当时他们拿了很多“派克”51型笔来进行解剖分析。分析结果,“英雄”要赶“派克”一共有11项指标,就是抗漏、圆滑度、连续书写、间歇书写、耐压、耐高温、漏水温差、包金、零件光亮度、精密度、耐磨度等。11项指标中,大多是讲内在质量,也有几项是外观质量的。有句话说,佛靠金装,人靠衣装。金笔也要讲究外观,用上海话来讲就是“卖相“。而电镀就是为金笔打扮“卖相”。因为金笔是书写工具,经常在手中磨摸,而人的手会出汗,汗渍酸性,有腐蚀性,故而对笔的零件光亮度、精密度、耐磨度要求很高,要加强附着力,不能脱皮起泡,这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道,“派克”厂也没有解决好。当时英雄厂都发动起来了,大家群策群力,出主意,想办法,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以“实干创新”的精神掀起了“英雄”赶“派克”的热潮,电镀车间也多次改进张善宝的"绝招"——药黄新工艺,使质量跃上新的高度。最后, “英雄“100型金笔绝大部分指标终于赶上和超过了美国“派克”金笔。
1958年1月8日《解放日报》头版刊登“英雄笔赶派克”报道,标题就是“英雄金笔的英雄气概——2~4年要赶上美国”。上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派克公司派人到中国访问,曾经到英雄厂参观。派克公司的人认为,英雄厂有许多的质量已经超过了美国派克,例如当时的不锈钢笔套的电镀前处理技术。因此,“英雄“100型金笔是当时时尚品,在蓝色涤卡上衣口袋中插一支英雄钢笔,是知识分子和干部的代表性打扮,是十分气派的身份象征。为此张善宝先后被评为上海市、轻工业部劳模和全国劳动模范,曾四次见到毛泽东主席,还受邀到中南海作客,受到了毛主席及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如今,“英雄”金笔已是闻名世界的民族品牌,见证了无数激动人心的历史大事件。比如中外瞻目的香港回归、澳门回归,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声明,中国首次APEC会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与友好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等,均由“英雄”金笔签署完成,英雄金笔还多次作为国礼款赠国际友好国家首脑和体育运动健儿。当年那支“英雄”100型钢笔也早已成为收藏界的宠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