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国内 1970-01-01 08:00 的文章
春节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黑龙冰刀厂区内,车间中各种机械与钢铁部件碰撞的“叮当”声不绝于耳,火花四溅,机器轰鸣,工匠师傅们在为精细的冰上产品做着最后的打磨。
“我的活急不得,要慢慢来。”看起来和车间里其他工人节奏不一样的师傅名叫王宏志,今年53岁,在黑龙冰刀厂已经工作了36年。“干了一辈子了,我就乐意做这份活儿。”现在,厂子效益产值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工资也是年年增加,老王看在眼里,乐在心头。
别看现在的王宏志游刃有余,两年前他也遭遇了自己的“职业危机”。2018年,冰刀焊接生产线全面升级,引进了7套机器人搬运系统,4套激光焊接设备。“车间里的生产线没几个人了,以前10人干的活,新设备很快就能做好。”王宏志说。机器效率大大提升后,王师傅勤学苦练,有啥不懂的就问车间里的“小年轻”,很快就熟记了新机器的操作方法。
不久前,王宏志研究起了冰刀厂科研团队新鲜出炉的图纸,开始了新型冰刀检测设备的制作工程。“这事儿只有老王能做,他经验足,车工技术好,关键时刻,我们信得过他。”黑龙冰刀厂副总经理胡君对老王竖起了大拇指。
还有两年时间,北京冬奥会就要开了。提起这事儿,王宏志既兴奋又自豪。“有一次全家一起看电视,正好看见这几年国家队速滑训练时的录像,我一眼就瞅见了自己生产的冰刀,心里甭提多激动了。”“黑龙冰刀”这几个字对于老王的意义非同寻常。
《 人民日报 》( 2020年01月29日 01 版)
(责编:岳弘彬)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