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读懂“中国之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
2020年1月2日起,人民网推出《中国之治》栏目,围绕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重维度,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中国之治”,解析发展背后的“中国密码”。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这既是决胜期,也是攻坚期,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尤为重要。本期《中国之治》邀请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共同探讨“以稳带进,推动2020中国经济实现提质增效”。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
“十九届四中全会关键词是‘制度’和‘治理’”
人民网:十九届四中全会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为什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议题如此重要?
张连起:一个国家最大的优势,就是制度优势,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就是制度的竞争。十九届四中全会关键词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制度,一个是治理。既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也要补短板、强弱项,最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实际上是在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作了一次方向性、根本性、长远性的指引。
人民网:十九届四中全会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种变化意味着什么?
张连起: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经济体制、机制不断改革完善,需要在原有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上实现一次新的跃升。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意义是什么?我们看到,在一段时间内,劳动报酬在第一次分配当中的比例不断减少,其它分配形式越来越多。因此,要不断地完善初次分配、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如果初次分配存在有些不公平的地方,就靠社会保障、税收等二次分配,以及慈善事业机制等三次分配来调节。
总之,要用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确定性来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不确定性。把这两项上升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重大的理论创新,它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组成部分和框架更加凸显。
人民网: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如何看《决定》中首次提出数据等生产要素要参与分配?
张连起:应该说这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提法。数据要素作为一种贡献方式,与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的生产要素方式结合在一起后,数据就具有了知识产权的问题,具有投入产出的问题,以及在未来分配中比例的问题,应当成为一种参与分配的生产要素。可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与时俱进的表述。
人民网: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这对经济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张连起:改革开放后,一方面中国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中2019年中国排名升至第31位,连续两年入列全球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经济体。另一方面负面清单准入越来越短。这些变化都表明我们更加严格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要求来推进经济新体制的建设,去掉了一些阻隔藩篱,打通了堵点、痛点和难点,让市场资源、市场要素、市场创新更加充分涌流和迸发。
“提质增效,就是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人民网:201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提出了四个坚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在您看来,为什么要提出这四个方面的坚持?
张连起: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格外重大。这四个坚持是对2020年经济工作的总要求、总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