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国内 2020-01-17 09:44 的文章

“一所学校就是一个希望”

 

  图为酿通彬村学校一年级小学生正在修葺一新的教室内上课。
  本报记者 赵益普摄

 
 
 

  2015年以来,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与缅甸光明基金会合作开展“丝路之友”援缅学校项目,以中方出资、缅方落实的形式在仰光周边农村建设乡村学校,改善当地教育教学环境。截至目前,“丝路之友”援缅学校总计18所,酿通彬村学校便是其中之一。

  “新教室比我家还漂亮”

  1月13日清早,缅甸光明基金会主席奈林带着几位同事从仰光城区出发,驱车70公里来到仰光省坦达宾镇的酿通彬村学校,“这所学校移交整整一年了,我们过来看看新教室用得怎么样”。

  竹篱笆围起来半个足球场大小的土地,三栋平房,一栋为教职工办公室,一栋为学前班至四年级教室,另一栋为五至七年级教室,再加上一口当地政府统一修建的储水井。援建之前,这便是酿通彬村学校的全部家当。

  按照缅甸的教育体系,学前班至四年级为小学,五年级至八年级为初中。酿通彬村学校包含小学和初中共9个班级。那八年级的同学以前在哪里上课呢?

  校长锡喜昂指着平房教室后面一个茅草棚说:“那里就是他们原来的教室。”由于校舍不够用,高年级的学生不得不在四面透风的茅草棚里上课。“平时要忍受蚊虫蛇鼠的侵扰,遇上下雨天,水甚至都漫到孩子们的脚踝。”锡喜昂比划着,讲述当年的困难。

  2017年,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出资,为包括酿通彬村学校在内的10所乡村学校各援建了一栋符合缅甸教育部标准的校舍,配卫生间、电力供应等基本设施,并将原有老校舍修葺一新。

  2019年1月,酿通彬村学校建成移交:三间教室共计100多平方米,可容纳140名学生上课,六、七、八年级的学生们都搬进了新教室。六年级学生奈德美笑了,因为新教室又大又新,灯也很亮,“新教室比我家还漂亮”。

  “功劳都归于中国朋友”

  仰光省坦达宾镇共有234个村,149所学校。酿通彬村学校接收了本村及周边4个村子的多数适龄学生。

  “原先265名学生让简陋的学校不堪重负。新校舍竣工后,我们在校生有313名,也不觉得挤了。”锡喜昂说。

  得知中国记者来采访,酿通彬村和周边一些村子的家长自发来到学校,争先恐后地讲述自家的故事。

  “在有新校舍之前,我儿子每天要坐船、走路两个小时,去别的村子学校读书。”桑根吉村的伊佩维说,“后来听说这个学校建了新校舍,扩招了,我赶紧把孩子送到这儿来。每天步行30分钟便可到校。”

  酿通彬村村长艾伊敦从兜里掏出几张旧照片给大家看。照片都是周边几个村孩子们以往坐船、蹚水、走泥路到很远地方上学的场景。“现在,我们不仅解决了本村孩子读书难问题,也缓解了周边村子学生的上学压力,功劳都归于中国朋友!”

  新校舍的墙壁上,用中缅两国文字标注着“中缅酿通彬村学校项目”。七年级学生维娜所在的班级里,几乎有一半的同学都是新校舍建成后才来的,其中许多来自外村,“如果没有新校舍,这些同学都不知道要去哪里读书”。

  缅甸约70%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教育资源严重短缺。在缅甸联邦巩固与发展党仰光省坦达宾镇主席、前国会议员登叶看来,“丝路之友”援缅学校项目显著改善了当地农村学校的教育环境,“援建的新校舍扩大了酿通彬村学校可容纳的学生数,明显提升了该校的教育教学水平,造福了周边村庄的缅甸民众”。

  “缅中‘胞波’情谊深厚”

  得益于两国密切合作,近年来,“丝路之友”援缅学校项目进展顺利,显著改善了当地教学资源短缺的状况。仰光省在缅甸是相对富裕省份,但是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依旧落后。登叶感叹:“缅甸农村要发展,必须先把教育办好。我们希望和中方继续扩大合作。缅中‘胞波’情谊深厚,我们牢记于心。”

  “在缅甸农村,一所学校就是一个希望。家长的期盼、孩子的梦想、地区的发展、国家的未来,都集中于学校。”奈林深感责任重大,“我和中国同事们正在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乡村教育要实现发展,硬件软件都要跟上。”

  “丝路之友”援缅学校项目自推动以来,得到缅甸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缅甸民众的热情欢迎。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徐建国表示,缅甸孩子们在中国援建的教室里读书学习,是中缅友谊的传承者、见证者。基金会将竭尽所能,继续做好中缅两国“民心相通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