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土地谱写脱贫壮歌(脱贫第一线)
凌云县下甲镇加西村公共服务中心新貌。
米儒聪摄
贫困户通过发展特色种养实现脱贫致富。
本报记者 庞革平摄
广西百色,一片红色热土。
90年前,红旗漫卷左右江,革命先辈们怀着为人民求解放、谋幸福的信念发动了百色起义;
90年后的今天,这片土地上依然红旗招展,一场千方百计让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的脱贫攻坚战如火如荼。
昔日贫瘠的坡坎上长出了“金果”,石窝里吐出了“银丝”……四年攻坚,百色贫困发生率从20.25%下降到5.56%。“我们一定要让贫困群众实实在在增收、扎扎实实脱贫,打不赢脱贫攻坚战就对不起这片红色的土地。”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百色市委书记彭晓春说。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一幅全面小康新画卷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徐徐铺展。
产业扶贫拔穷根,让家家户户有事干、有钱赚
“九分石头一分土”,是百色不少贫困村的现实写照。“饮水靠天,种地靠填”,守着“巴掌田”,怎么脱贫?
脱贫根本靠产业,选准产业是第一步。
产业怎么选?田阳县那满镇内江村,坚持长短结合,以短养长。
内江村位于河谷地带,雨水充沛,适合种芒果。“这片是台农一号,那片是红贵妃,这几年技术难题解决了,不仅芒果种起来更容易,价格也噌噌往上涨,乡亲们越种越有劲。”村支书黄文珍说。
芒果三年才能挂果,五年进入丰产期,贫困户当前收益怎么办?“10月份种秋冬菜,过两个月成熟,一直可以收到明年二月。”黄文珍说,秋冬菜种植期短,投入低,见效快,适合贫困户发展。
“我家的小西红柿,一个月前就开始收获,现在一斤涨到了2元咧。”村民李正荣乐了。他家在2014年被列为贫困户,通过5万元扶贫小额贷款,种了6亩小番茄,4亩苦瓜和丝瓜,第一年就挣到6万元。李正荣已经成为村里的致富能手。
如今在百色,一个个脱贫产业蓬勃兴起。仅参与芒果产业的农民近10万户,果农人均收入近4000元,产业辐射265个贫困村,带动近7万贫困户实现了脱贫。
选准产业,可一家一户如何发展?百色大力推进规模经营。
“再过一个月,这8000羽鸡就可出栏,预计收入5万元,一年养两批,能赚上10万元呢!”在田林县潞城瑶族乡丰防村一家养殖场里,李幸福开心地说起养鸡的收益。
几年前,李幸福还是丰防村的一户贫困户,看别人养鸡不错,他也打算发展林下养鸡。“既怕鸡生病,又怕没人买。”正发愁,村党支部书记梁少生牵头成立了丰腾种养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可以入股,参与分红。一年下来,合作社出栏土鸡4.2万羽,带动户均增收约6600元。
靠着“致富带头人+基地+贫困户”的模式,丰防村的鸡舍已从最初的7个发展到近60个,李幸福摘掉了贫困帽,真的过上了幸福生活。
引进龙头企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建设产业园……越来越多的贫困户被纳入脱贫产业链。目前,百色市已建设脱贫奔康产业园463个,引进龙头企业194家,培育合作社623家,带动13万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园。
产业扶贫,得让好东西卖上好价钱。连接大市场,全链条式服务不可少。
每月的10日、20日、30日,都会有一列名叫“百色一号”的专列从百色开往北京。产自百色的圣女果、香蕉,以及部分秋冬菜搭乘着专列一路北上。“早上采收完,经纪人来地头收购,下午装入集装箱就可以运走。”百色一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永晨介绍,不到72小时,这些“特殊的旅客”就能到达北京周边批发市场。“注明‘百色一号’标识的广西香蕉,售价比普通香蕉要高出好几毛呢!”
果蔬专列运行6年来,不仅成为我国“南菜北运”的重要绿色通道,也成为百色农民的“致富专列”。
脱贫瞄准高质量,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百色脱贫速度不断加快,到今年底,全市将有9个县(市、区)脱贫摘帽、729个贫困村出列、67.8万贫困人口脱贫。百色市长周异决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要让每一个脱贫群众长期脱贫、稳定脱贫,确保脱贫质量。
实现高质量脱贫,就要瞄准民生短板发力。
说起乐业县雅长乡雅庭村的变化,驻村第一书记韦贵龙满脸笑意:“以前村里出行难、吃水难,没有路灯、没有手机信号,娃娃出去上学也很困难。新一轮脱贫攻坚,水来了、路通了、电稳了、村美了,乡亲们脱贫的心气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