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国内 1970-01-01 08:00 的文章

香港《亚洲周刊》12月22日(提前出版)文章,原题:中日创新不断交换生命碎片 日本与中国永远是彼此的镜子,都在映照双方的最新面貌。两国互相学习本来就是历史的轨迹。但在近百年互动过程中,又纠缠着很多恩怨情仇,往往看不清楚彼此真正的面容。

日本的优势是强调匠人精神,投身某个领域做到极致,即便最底层工作,也全情投入。而中国人大多有“宁为鸡口,无为牛后”的心态,似乎人人都要做老板,好高骛远,失去对细节的重视。

中国的优势,在于高度的弹性与不断“试误”的动力。从1949到2019的70年间,中国人在不断以今日之我向昨日之我挑战,毅然走进市场机制与全球化的国际大循环,坚持开放,反对单边主义,也带来变革机缘。

过去10年间,中国在创新应用方面有不少让日本人羡慕的成就。移动支付的普及化,是日本至今无法赶上的。遑论在电商方面,成就超越日本同行。中国在高铁的速度与广度、基础建设的规模上,也都创下世界第一。

但日本始终映照出中国的不足。在管理精细化与人性化方面,日本永远精益求精。在医疗与老人照顾方面,让黄昏岁月不是失去尊严地苟延残喘。

中国的创新也为日本带来压力,像5G、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中国都与美国旗鼓相当,甚至后来居上。中国还建立自己的北斗卫星系统,避免受制于人。

日本的成就还在于基础教育,尤其重视公德心培育,形成绵密的社会网络,自助助人,但也重视隐私,而不会出现中国社会常见的罔顾公德现象。

中日都在延续千年的缘分。只有在不断交换生命碎片的过程中,推动两国创新能力,在交换历史与未来的不同视野中,发现新的愿景,也发现新的自己。(作者邱立本)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