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国内 2023-02-05 01:57 的文章

勇挑大梁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权威访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23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作为经济总量第一大省,广东如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记者采访了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

  切实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政治责任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3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广东如何认识在稳增长、稳预期中的重要责任?近来一系列稳经济“组合拳”收到了哪些成效?

  王伟中: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0月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广东经济总量、市场主体总量、就业总量均占全国的1/10,外贸进出口占全国的1/5,在全国经济发展大局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任务。我们深刻认识到,广东必须切实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政治责任,以广东经济之“进”更好支撑全国经济之“稳”,为全国经济发展大局作出广东努力、广东贡献。

  2022年,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广东以超常决心、超常措施攻坚克难,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左右,成绩殊为不易。我们坚持顶压前行、积极主动作为,率先出台两批214项稳经济具体举措;推动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廉江核电一期、陆丰核电5号机组、深江高铁、狮子洋通道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约100亿欧元的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全面建设、首套装置投产;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达成项目853个、投资总额2.5万亿元,充分证明海内外投资者对广东营商环境高度认可、对广东发展前景长期看好。

  我们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及时出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25条”“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5条”等系列助企惠企政策,全年退税减税缓税降费达4656亿元,力度历年最大。实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行动,推动1万家企业“小升规”、超过9000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改,工业经济顶住了冲击,展现出强大的产业韧性和发展实力。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600万户、去年净增超100万户,进入世界500强企业达17家。城镇新增就业132万人、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110万人就业任务。

  预计2022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12.8万亿元,五年跨过3个万亿元级台阶、年均增长5%,连续34年居全国首位。这样的成绩,是全省干部群众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团结一心拼出来、干出来的。

  坚持制造业当家,推动高质量发展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今年经济工作中,广东将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

  王伟中:我们必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总抓手,以生动实践充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省委、省政府将制定出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与时俱进研究拿出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新办法,形成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工作抓手、行动方案,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一条新路来。

  具体来说,要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高水平建设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澳门“1+4”适度多元发展策略,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携手港澳建设世界级湾区。

  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产业发展方向,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制造业倾斜投放,加快发展壮大20个产业集群,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壮大数字经济,打造多支柱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要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强化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提升创新竞争力、创新引领力,深入实施基础研究十年“卓粤”计划,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长期稳定投入机制,打造重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提升创新硬实力,探索新型举国体制“广东路径”。提升创新驱动力、创新支撑力,完善高校、科研机构成果产业化机制,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提升创新源动力,健全“一把手抓人才第一资源”机制,打造全球一流科技创新人才向往集聚地。

  广东是制造业大省,全省规上工业企业达6.7万家,预计2022年规上工业增加值达3.9万亿元左右。广东以制造业起家,也必将依靠制造业当家赢得未来,在新的高度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