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国内 2019-12-03 11:41 的文章

独家还原:孟晚舟遭加拿大“非法拘押”前的几

作者:ROBERT FIFE STEVEN CHASE

时间:2019年11月30日

来源:华为心声社区

当华盛顿需要加拿大帮忙逮捕一名华为高管时,美国白宫、国会以及外交官员比渥太华的政界人士要早几个小时获悉这一消息。根据来自美国、加拿大和中国政府的消息,我们了解到该计划是如何一步步展开的。

孟晚舟并不知道,去年12月自己在香港机场登上国泰航空飞往温哥华的航班时,就已经被美国执法部门监视了。

她所穿的衣服(白T恤、黑裤子和白鞋)以及与她同行的同事所穿的衣服,都已一一上报给了美国联邦调查局、美国司法部、加拿大皇家骑警以及加拿大边境服务局。

12月1日上午11点13分,838航班降落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CFO孟晚舟被边境服务人员拦截,并在几小时后被加拿大皇家骑警正式拘留。美国以涉嫌违反美国对伊朗制裁的欺诈罪为由要求引渡孟晚舟。

孟晚舟(其父亲任正非是这家总部位于深圳的跨国企业的创始人)的被捕引发全球舆论的高度关注,并导致加中关系陷入冰点。这也使得加拿大卷入中美权力纷争的漩涡。美国认为华为构成了国家安全威胁。

就在孟晚舟被捕后不久,加拿大总理贾斯汀·特鲁多告诉加拿大人,“(美国)在事发前几天将这一计划告知了我们。”

但据《环球邮报》了解,美国政府高层官员精心策划了此次逮捕行动,他们并没有通知特鲁多或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

美国官员11月29日就已得知,孟晚舟将乘坐国泰航空的航班,但直到11月30日才要求加拿大于12月1日她抵达温哥华时将其逮捕。孟晚舟本来当天晚些时候要登上飞往墨西哥的联运航班,在此之前,她就被拦截了。

“中国人认为这就是典型的美加政治阴谋。”前加拿大驻华盛顿大使David MacNaughton表示。“这就是我从他们那里听到的。他们深切地相信,加拿大和美国官员共同策划了这一事件。其实,事实根本不是那样的。”

他表示,在提出引渡请求之前,加拿大和美国官员之间没有进行过讨论。

一年后,《环球邮报》对2018年年底发生的这些事情进行了深入报道。《环球邮报》就此事采访了加拿大和美国的高级官员、以及华为和中国政府的消息人士,并对他们的身份保密,这样他们可以评论孟晚舟被捕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严重外交后果。

特鲁多最亲密的顾问之一表示,加拿大政府内部认为,前白宫国家安全顾问约翰•博尔顿是孟晚舟被捕的幕后推手。《环球邮报》一直无法与博尔顿确认情况是否属实。

博尔顿曾说,他事先知情逮捕孟晚舟一事。在中国和伊朗问题上,其被称为外交政策鹰派。今年9月,在与特朗普就乌克兰和中东政策发生争执后,他离开了白宫。

特鲁多的顾问表示,博尔顿和其他持相似政见的美国政府官员非常清楚请求加拿大逮捕孟晚舟的重要性。这名顾问和一名高级国家安全官员表示,他们相信,美国选择了加拿大来逮捕孟晚舟(在最后一刻也是这么做的),是因为美国相信加拿大司法部和皇家骑警会接受该引渡请求。

MacNaughton表示,毫无疑问,在追查中国及其全球电信领军企业华为时,特朗普政府准备了好几项议程。美国希望其盟友在下一代5G移动技术上禁用华为设备。

但是,逮捕孟晚舟的请求“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按章执行了这一请求,直到最后一刻都几乎没有政治干预——几乎到了事情发生之后,”MacNaughton表示。“我不知道如果收到其他的通知会怎样,但事实是我们没有收到。”

11月30日和12月1日,20国集团领导人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会谈。这些会议的举行正值国际关系的困难时期。历经数月争执不断的谈判,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即将签订一项新的贸易协定。与此同时,美中在不断升级的贸易战中短兵相接。

特鲁多在参加峰会的最后一次会议(特朗普也出席了这次会议)时,一位官员悄悄给他的首席秘书Gerald Butts递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即将逮捕孟晚舟。消息人士称,总理被这个消息搞得措手不及,当天他没有直接向中国领导人或任何其他中国官员提及此事。

当时博尔顿也与美国代表团一同出席了20国集团峰会。博尔顿在12月6日告诉美国记者,他当时并未告知特朗普逮捕华为高管一事。

与加拿大相比,美国政府事先知道逮捕事件的官员及政要要多得多。美国高层决策者也是事先知道此事的。

据美国官员称,事先知情的人包括代理司法部长Matt Whitaker和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共和党议员Richard Burr和首席民主党议员Mark Warner。

时任美国驻加拿大大使Kelly Craft(现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也对此知情。消息人士称,11月30日,在美国驻多伦多领事馆的一个保密会议室里,美国司法部高级官员将此事详细告知了她。

美国司法部不愿透露是何时向白宫通报了给加拿大的引渡请求。“在被告抵达美国之前,美国司法部不会就引渡相关事宜置评,”高级公关顾问Nicole Navas Oxman在电子邮件中称。

华为消息人士说,孟晚舟被拘后不久,华为首席法务官、公司董事会成员宋柳平就向北京方面发出了警报。孟晚舟在被拘留大约四小时后从温哥华给他打了电话。

一名加拿大外交官员告诉《环球邮报》,在孟晚舟被捕后,加拿大政府立即联系了在加拿大的中国外交官,包括渥太华和温哥华两地的中国外交官。几小时后,中国外交官对孟晚舟进行了领事探视。

中国驻渥太华大使馆和驻温哥华领事馆都表示,他们是从北京方面而不是从加拿大政府得知这一消息的。

“根据中国和加拿大之间的领事协议,加方应立即通知中国驻加拿大的外交使团其对孟晚舟女士的无理拘留。”中国驻渥太华大使馆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但加拿大政府未能做到这一点,中方是通过其他途径得知这一消息的。在得知有关情况后,我们立即向加方提出了严正交涉。”

中国驻温哥华领事馆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加拿大外交官员没有将逮捕孟晚舟的事通知我们”,这违背了外交协议规定,尤其当事人是中国知名企业高管时。

一位消息人士称,当时担任司法部部长和总检察长的Jody Wilson-Raybould在11月30日就获悉了美国的逮捕请求,她的办公室将这一消息转交给了枢密院办公室(PCO)。PCO负责向总理汇报。特鲁多的办公室表示,特鲁多是12月1日获悉逮捕孟晚舟消息的。

当时,Wilson-Raybould与总理办公室官员之间的关系不好,总理办公室官员正向她施压,就兰万灵公司(总部位于蒙特利尔)的腐败指控签署暂缓起诉协议。Wilson-Raybould于2019年1月被调到退伍军人事务部。她最终从内阁辞职,并被开除出自由党。Wilson-Raybould不愿就此事进行评论。

几名高级公务员也知道逮捕孟晚舟的消息。司法部副部长Nathalie Drouin和司法部国际援助小组的高级律师Cathy Chalifour、加拿大皇家骑警和加拿大边境服务局从11月30日就得知了此事。除了枢密院,全球事务部官员也获悉了此事。根据在孟晚舟引渡案中提交的法庭文件,美国司法部批准了引渡令,但加拿大皇家骑警、加拿大边境服务局、联邦调查局和美国司法部一起制定了逮捕计划。

官员们表示,这份简短的通知使得加拿大政府来不及评估潜在后果。

前自由党司法部长Irwin Cotler表示,通常的做法是不将引渡案件告知总理,但一位政府高级官员称,特鲁多及其高级助理理应被告知此事,以便做好准备应对政治后果。

前大使MacNaughton表示:“在我们看来,这似乎是来自与我们签订了引渡条约的类似国家的一个正常请求。整个事件已发生,总理没有得到任何真正意义上的预警,也没有得到任何有关潜在后果的真正意义上的建议。”

中国人认为这就是典型的美加政治阴谋。这就是我从他们那里听到的。他们深切地相信,加拿大和美国官员共同策划了这一事件。其实,事实根本不是那样的。——DAVID MACNAUGHTON前加拿大驻美国大使

我不相信加拿大政府这么做的时候还蒙在鼓里。我相信,加拿大政府认识到了这是个难题,很可能会给加拿大政府乃至整个国家带来巨大压力,但他们还是决定,维护引渡条约的基本原则是值得的。——JOHN E. SMITH前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主任

John E. Smith在2018年5月之前一直是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的主任。他表示,加拿大官员肯定知道孟晚舟被捕会影响与中国的关系。

“我不相信加拿大政府这么做的时候还蒙在鼓里。我相信,加拿大政府认识到了这是个难题,很可能会给加拿大政府乃至整个国家带来巨大压力,但他们还是决定,维护引渡条约的基本原则是值得的。因为,归根结底,你们会让自己的国家被欺负到放弃履行国际承诺吗?”

孟晚舟被捕前一个月,美国政府已经开始为追查华为高管公开做准备工作,并做了说辞铺垫。

11月1日,时任美国司法部长Jeff Sessions在华盛顿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公布了特朗普政府所谓的“中国倡议”。Sessions先生表示,美国司法部将对在与美国公司竞争时违法的中国公司加大执法力度。支持Sessions的还有纽约东区联邦检察官Richard Donoghue,正是他的办公室牵头处理孟晚舟及华为案件。

美国宝维斯律师事务所去年3月在一份法律文件中写道,“中国倡议”是首次利用美国的《反海外腐败法》来实现政治目的,“与司法部历来不涉及政治的做法大相径庭”。

美国空军退役将领Robert Spalding此前曾在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处理中国问题。他表示,孟晚舟被捕符合特朗普政府为确保“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能够放开手脚”对中国公司或个人妥善执法做出的一些改变。

Spalding在接受某次采访时说道,多年来,每当“涉及到中国公司或中国个人,尤其是那些与孟晚舟地位相似的人”,美国历届政府都没有执行商业欺诈和腐败相关法律。“美国发生的变化是,特别是2018年以来,开始允许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切实地对中国相关方发起诉讼,因此,也是首次允许这些部门(对相关方)履行职责。”

根据加拿大皇家骑警出具的一份与引渡请求有关的宣誓书中记载的美方信息,没有迹象表明孟晚舟知道逮捕令,但她自2017年3月以来就没有去过美国。一年多后,纽约于2018年8月22日对孟晚舟发出了一个逮捕令。加拿大皇家骑警告诉法庭,美国官员认为,从2017年4月开始,华为就意识到美国正在对其进行刑事调查。

美国政府从未解释过一件事,那就是逮捕孟晚舟的时间问题。

逮捕令发出三个月后至12月1日于温哥华被捕之前,孟晚舟去过六个与美国有引渡条约的国家,包括英国、爱尔兰、日本、法国、波兰和比利时,也曾于2018年10月8日去过加拿大。

引渡案中提交的法庭记录显示,美国告诉加拿大(包括加拿大皇家骑警和司法官员),华为高管在温哥华停留期间,需要对其紧急逮捕,但没有解释为什么他们没有在去年早些时候扣押她。

美国签发了临时逮捕令,这意味着应当立即扣押孟晚舟。“除非12月1日(星期六)在加拿大临时逮捕孟晚舟……否则,要确保她能出现在美国接受起诉,即使不是不可能,也是极其困难的。”美方的请求如是称,并指出华盛顿与北京没有引渡条约。

孟晚舟计划过境温哥华之后,下一站要去的是墨西哥城、哥斯达黎加和阿根廷。这三个国家都与美国签订了引渡协议。

引渡专家表示,华盛顿很少针对个人而不是公司提出违反制裁的刑事指控。专门处理国际欺诈和腐败案件的美国律师Eric Lewis表示,“孟晚舟极有可能只是执行公司政策,对这一类型的案件,一般的惯例是不起诉个人,而是对涉事公司罚款。”

例如,2018年6月,华为的竞争对手瑞典电信设备制造商爱立信与美国政府就该公司违反对苏丹的制裁达成和解,同意支付超过14.5万美元。2019年9月,该公司还宣布,第三季度业绩将损失12亿美元,用于缴纳美国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六个国家腐败指控的长期调查中的罚款。

前财政部官员Smith先生也认为,美国很少针对个人,但他表示,在孟晚舟案中,这么做是有理由的。他说道:“这是对相关银行高管和政府官员的故意欺诈。这就是(这件事)与大多其他案件的不同之处。”

至于为什么在发布孟晚舟逮捕令后,美国选择加拿大,而非其他九个国家中的任何一个,Lewis表示,美国政府可能认为加拿大政府是最有可能采取逮捕行动的。

“我只能推测,美国认为(加拿大)是其最坦诚、最可靠的盟友。”他表示。“南美的法律体系比较形式化,可能拖延引渡程序……欧盟各国可能不太愿意涉足具有政治或战略色彩的诉讼。”

一位墨西哥高级官员告诉《环球邮报》,虽然墨西哥与美国签订了引渡条约,但墨西哥不会接受逮捕孟晚舟的请求。

加拿大为逮捕孟晚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孟晚舟被捕后不久,中国逮捕了两名加拿大公民——前外交官Michael Kovrig和企业家Michael Spavor,当时两人均居住在中国。外界普遍认为,此举是一种报复行为。中国指控这两名男子从事间谍活动,目前他们仍被监禁,而孟晚舟在缴纳1,000万加元后被保释。目前,孟晚舟居住在其位于温哥华的一处住宅(共两处)中,只是需要佩戴电子脚镣。

加拿大农民承受了中国怒火带来的经济冲击。2018年,中国进口了加拿大40%的油菜籽,但在孟晚舟被捕后,油菜籽进口量大幅下滑。中国从加拿大进口大豆的需求也枯竭。尽管中国的猪肉产业因非洲猪瘟受到重创,但今年中国禁止进口加拿大猪肉和牛肉长达四个多月,直到11月初才有所缓解。

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中国议题研究专家Scott Kennedy表示,目前有三个办法能够解决孟晚舟事件,并释放两名加拿大公民:加拿大法院可以说美国未提供引渡证据,释放孟晚舟;华为可以与美国司法部签订认罪协议,这样美国撤销引渡请求;或者美国总统特朗普可以与中国领导人达成协议,释放孟晚舟。

前自由党副总理John Manley称,加拿大本可以以“创造性的不适任”为由拒绝逮捕孟晚舟,允许其前往墨西哥。

他在本周的一次采访中表示:“我们从一开始就应该行使我们的自由裁量权,我们根本就不应该逮捕孟晚舟”。随后,他又补充道,认为加拿大可以根据引渡法行使自由裁量权,拒绝美国的拘捕请求。

Manley称,他不确定孟晚舟是否是特朗普政府地缘政治游戏的一枚棋子。“但我觉得是这个味道,我觉得有种‘我们来钓条大鱼,以获得最大筹码’的味道。”

但前枢密院书记长(加拿大联邦公共服务的最高职位)Mel Cappe则表示,他认为加拿大当时不可能像Manley所说的那样放孟晚舟走。“我认为不可能那样做。你们要么相信法治,要么不信。如果相信,就应该执行。”

他表示,如果当时真的提前知道了要逮捕孟晚舟一事,也不认为当时有提前知会总理的义务。“为什么要把这变成总理处理的问题?”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特鲁多可以说,这一行动是执法官员而非政界采取的。Cappe先生表示:“如果有人因我们依法办事、值得信赖而控诉我们,我会以此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