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援降薪了 中国足球才有底气重塑财务体系
“我们将重新塑造财务体系,不挤掉泡沫,中国足球没有未来。”
7日晚,中国足协主席陈戌源在接受央视《新闻1+1》栏目采访时,抛出了这样一句掷地有声的话。
对于外界一直关注的中国足球减薪问题,陈戌源在节目尾声用加重的语气强调,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挤掉联赛的泡沫。
足协此前发布公告,表示降薪成为联赛共识。
赛程减少,减薪有理
受到疫情影响,减薪成为世界足坛共同面临的问题。
欧洲主流联赛俱乐部基本上都和球员达成了协议,国际足联也出台了相关指导性文件。中超联赛虽然尚未开打,但中国足协也一直推进减薪相关事宜。
4月9日,足协在上海召开中超俱乐部总经理视频会议,之后足协也下发了相关文件,倡导球员从3月起在联赛停摆期间进行减薪。
当时业内人士就做了一番统计,如果联赛7月恢复,那么在3、4、5、6这四个月停摆期,如果球员减薪30%,实际上折算到年薪等于整体减薪10%,这样的幅度并不算太大。
即便如此,对于中国足协积极倡导的减薪,业界也有一定的疑问——在很多人看来,如果最终2020赛季按原计划进行完毕,似乎并没有充足的理由进行减薪。毕竟如果之后赛程非常密集,反而会增加球员潜在受伤风险。
陈戌源在接受白岩松采访时其实解答了外界的疑问:如果按照全新6月底联赛开始,采用常规赛加淘汰赛的模式,最终全年联赛场次差不多为20场左右,比之前30场下降了10场——比赛少了三分之一,这也为减薪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在中超,大牌入籍国脚和外援的工资才是最大问题。
降薪幅度30%-50%,内外援一视同仁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4月下旬,中国足协曾就中超、中甲、中乙俱乐部球员与教练员疫情期间薪酬调整(适当减薪)一事向俱乐部发去指导意见草案,随后分别上报国际足联及有关部门审批。
相关工作已于近期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足协有望于本周正式推出有关三级俱乐部减薪倡议书。这意味着,此前草案中有关“球员、教练员减薪不低于30%”的核心倡议内容将被保留。
足协相关人士重申,“中国足协对于俱乐部球员、教练员“减薪”的态度始终是倡导,而不是强制推行。”
陈戌源在接受采访时也确认,中超停摆期间降薪幅度为30%-50%,希望球员正确对待,不能只有当下不想到未来,“球员响应限薪既有利于俱乐部的发展,也有利于自身未来的发展,我们不能只考虑当下,不考虑未来。”
那么,占据俱乐部工资绝大部分比例的外援薪水是否也会相应减少,陈戌源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外援也一样,我们和国际足联做了非常多的沟通,如果国内球员国外球员区别对待,那不公平,国际足联认为合理降薪是符合预期的。若外援不同意降薪打官司到国际足联,国际足联会支持我们。”
这段时间,澎湃新闻记者也和圈内很多俱乐部的相关人士进行了沟通,目前中超联赛中,的确有俱乐部盼望减薪政策的出台,因为连续的高投入已经成为俱乐部的负担。哪怕没有疫情,俱乐部也会在未来几年时间中逐渐缩小投入规模。
也有一部分的俱乐部认为,按照目前的减薪幅度,球队全年可以缩减10%的薪水开支,但这部分薪水,对于俱乐部的整体开支来说,所占的比例就不大了,因此俱乐部对于减薪还处在观望的态度。
毕竟,俱乐部也不想因为减薪,影响了球队整体战斗力。
还有一家财务和薪水发放上从来没有出现过问题的俱乐部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疫情对于该俱乐部母公司影响也不算很大,但俱乐部认为在这段特殊时期,无论是球员还是俱乐部,都应该展现出和母公司共度时难的态度。
对于俱乐部的想法,绝大多数球员也表示支持,愿意减薪。
广州恒大俱乐部最新财报显示,球队的支出达到29亿元。未来,重点关注财务健康
其实抛开这次因为疫情的减薪,中国足协这几年一直在积极推行俱乐部降低开销以达到可持续发展。
2018赛季结束后的上海联赛总结会议上,足协下达了未来三个赛季的财务新政制度。简单来说,最基本的原则就是降低开销,2019赛季上限为12亿元,2020赛季下降为11亿元。
然而,由于内外援现有合同的存续,俱乐部想要降低开销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以恒大和上港两家豪门球队为例,在最近一期公布的财报中,恒大的支出达到29亿元,上港则为20亿元左右,这远远高于足协规定的标准。
其他球队虽未有披露财报的义务,但业内人士其实都明白,超支开销的俱乐部至少达到了半数以上。
这样的情况,还是发生在中国足协已经制定相关新政的背景下,这也让这一届足协领导班子,更加意识到俱乐部财务健康的必要性。
因此,当节目最后陈戌源被问及是否还会继续此前一直推行的限薪令时,这位上任还不到一年的足协主席明显加重了语气。
“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挤掉联赛的泡沫。”陈戌源强调,“我们将重新塑造财务体系,不挤掉泡沫,中国足球没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