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国际 2020-02-28 17:17 的文章

提升民众卫生基本知识等科学素养 国外有哪些招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无论是出现恐慌情绪,还是因缺乏判断力而相信并传播各种不实信息,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诸多问题,特别是卫生健康领域。我们从中看到普通人在卫生基本知识方面的不足,看到日常生活中有关科学素养的短板。可以说,这场疫情灾难给全国民众上了一堂卫生课。这样的课以往也上过——意味着我们不能总靠临时突击来提高能力,基础和积累更重要。在普及卫生及科学知识方面,国外有哪些经验和突出做法?《环球时报》驻多国记者进行了调查了解。

美国:用“创意”推广公共卫生知识

一名叫艾迪的男孩和朋友们一起去参加一个乡村博览会,随后又参观了位于亚特兰大的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其间,艾迪突然表现出呼吸道感染症状。为搞清艾迪得了什么病,朋友们开始使用刚刚学会的卫生知识。最后,小伙伴们发现,艾迪是在乡村博览会上接触了一头感染了流感病毒的猪……

以上是美国CDC于2018年制作的漫画小说《少年疾病侦探》的故事梗概。有扣人心弦的情节,有读者期待的“英雄”,美国CDC希望借此帮助更多青少年掌握有关流感病毒的知识,后来教师们也在课堂上结合这本漫画进行讲授。“它不仅对青少年有意义,也是成年人的有益读物。”有美媒评论道。

在美国,如何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普及公共健康相关知识,被视为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从事这一学科的专业人士往往从医学、生物学、环境学、心理学、物理学等不同领域汲取灵感。从流感知识到慢性病常识,从如何戒烟到如何养成健康饮食习惯,从如何说服更多人接种疫苗到青春期教育,都是专业人士科普的重点。

作为官方头号公共健康机构,美国CDC对于普及卫生知识向来重视。打开CDC官网,各类面向公众的科普专题十分丰富。例如,在儿童和青少年健康推广专区,防止肥胖、改善校园饮食、抵制烟草制品、预防蛀牙、保证充足睡眠等内容无所不包,都有相应科普工具。该机构还专门为学校教师设计了一些项目,CDC科学大使项目是突出代表。该项目为老师们提供在亚特兰大市CDC总部参加互动暑期课程以及为期1年远程交流的机会。

大量社会机构与公众的积极参与也很重要。近年来,一些在美国社交媒体上走红的创意之作,其出发点即是为了加强公众的健康知识。例如,火遍全球的“冰桶挑战”主要是为增进公众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了解。这一活动一个月内有1700万人上传“挑战”视频,超过4亿人观看相关视频100亿次,为美国对该病症的研究筹集约1.15亿美元。

另外一个名为“男性疗法”的项目,也在互联网上广受好评。研究表明,24岁到54岁之间的男性自杀率最高。科罗拉多州自杀预防办公室和卡森·斯宾塞基金会设计了一个名为里奇·麦侯甘尼的虚构人物,该人物在各种幽默视频中提供有关男性心理健康的科普知识,帮助社会打破“强壮男性不需要寻求帮助”的神话。

“真相运动”是多年前起源于佛罗里达州的一个以年轻人为推广重点的反烟草项目,后来在全美家喻户晓。该活动最知名的广告是一个“唱歌牛仔”的故事,他模仿万宝路牛仔,但最终不得不接受喉切除手术,只能靠电子音箱唱歌和说话。

卫生健康常识是整体科学素质的一部分。像《少年疾病侦探》,美国CDC想借此激发学生拥抱“STEM”(科学、科技、工程、数学)教育,锻炼他们的批判性思维。美国对青少年“STEM”教育的投入一向很大,美国科学促进会、国家科学基金会等正规教育体系,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各类博物馆等机构及先进的航天军工科技企业一起,促进对青少年及全体民众的科学素质培养。

尽管有关“科盲美国人”的说法不绝于耳,但皮尤2019年3月发布的调查显示,美国人具有相当良好的科学素养:大多数美国人能答对11道科学问题中的10道,这些问题涵盖生命科学、地球与其他物理科学以及算术与图表阅读等领域。

据调查,美国公民科学素质达标率1988年就达到10%,2005年升至27.9%。开发这一评估体系的美国学者米勒曾说,美国国民科学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几乎所有高校要求所有专业的学生必须完成为期一年的科学课程。这样做的国家在全球屈指可数。

德国:科普工作不搞“一阵风”

十多年前,《环球时报》记者作为留学生刚到德国时,感受最深的就是民众的卫生水平较高。德国人平时穿着朴素,但非常整洁,每天都会洗澡,身上带着香水味。德国人家里也收拾得井井有条,每周都有大扫除,屋前屋后和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没有死角。后来,记者观察到,德国人的卫生水平是训练出来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创造了“经济奇迹”,但卫生环境遭到严重污染,民众健康受到威胁。1967年,德国卫生部成立联邦健康宣传中心,并逐渐在16个州设立分中心,配有卫生专家、卫生宣传员等,在各城市社区和城镇居民点建立卫生宣传站,宣传各种卫生知识和健康资讯。

从幼儿园开始,孩子就接受系统的卫生教育。卫生博物馆是德国卫生教育的基地,位于德累斯顿的德国卫生博物馆成立之初被叫作“维护健康的国民教育场所”。现在,德国每个州都有至少两座以上的卫生博物馆。

卫生类节目是德国140多家电视台的必设栏目,比较有名的有德国电视一台的《健康顾问》、电视二台的《医学和健康》。德国联邦和州媒体法规规定,不管是公立电视台还是私营电视台,每天至少应有10%以上的播出时间涉及健康话题。

德国企业也按照《劳动保护法》规定,在员工超过20人的企业依法成立安全和健康管理委员会,帮助员工预防和管理疾病。各州消费者中心还要对餐饮业进行清洁、消毒和虫害的防治等检查,就餐馆的卫生状况给予“红绿灯”评分,红色表示卫生严重不合格,绿色表示非常干净。

德国还设有专门管理卫生等事务的秩序警察。秩序警察具有对卫生事务方面的行政处罚权。如果民众做出乱丢垃圾、宠物狗乱拉屎等影响卫生环境的行为,将被处以最高10万欧元的罚款。

在科学领域,德国各城市举办有“科学长夜”活动。像柏林每年的“科学长夜”,全市60多所院校和研究机构都会敞开大门,吸引数万人前来参观。为方便参观者,柏林公交公司会开辟专线,送客人到各个活动地点。当天晚上,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者在实验室、资料馆、图书馆和教室带领人们进入奇妙的科学世界。不仅有传统学科,还有现代科技,从语言学到自然科学,从音乐到医学和健康学,数以千计的科学家为大家解答各种疑问。难怪,“科学长夜”被誉为德国“最聪明之夜”。

在提高卫生和科学水平上,德国给《环球时报》记者感受最深的是,德国人做事严谨认真,不会搞“一阵风”。他们会先建立机构,制定规则,然后不管是否合理,民众都会认真去执行。而且德国人搞这类活动,会持之以恒。

瑞典:小学就学“气候变化”

根据目前的公开数据,2016年美国公民科学素质达标率仍保持在28%左右,排在它前面的是加拿大(2014年为42%)和瑞典(2005年的数据为35%)。那么,瑞典是如何提高民众科学素质的呢?这可以从多个方面说起。

首先是诺贝尔奖。过去100多年,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使得全世界最好的科学家来到瑞典,他们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给瑞典大学生和各类学者做讲座,介绍经验。这会给很多年轻人以极大激励。

在瑞典,工程师是最受尊重且比较普及的职业。人们凑在一起,总是要讨论如何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瑞典人尤其是“50后”,很多人学的是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生物工程等,他们中不少人甚至认为金融学几乎是“骗人的玩意儿”。

瑞典的科普可以说是从娃娃抓起。从小学生时期就要接受气候变化的概念,课堂上会把回收的东西再利用,做出玩具或物品。在幼儿园,两三岁的孩子就开始感受石头、水和树枝及其作用。这是学习物理化学的启蒙。瑞典科学协会每年都搞科普日,呼吁学生们来展示作品。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尤其重视鼓励女生搞科研。

瑞典皇家科学院秘书长约兰·汉松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民众的科学素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提高的,它需要一个民主自由的氛围,以鼓励对科学感兴趣的人努力钻研。从事科研、崇尚科研的人基数越大,人们接受科学知识的能力和水平就越高。

至于提高民众的卫生水平,瑞典也有不少特别举措。以育婴为例,首先会对孕妇进行至少两次科学普及,怎样生孩子,怎样母乳喂养,孩子生下后怎样抚养等,医院和卫生保健人员都会给予关照。

对于疾病方面的问题,瑞典的医疗电话“1177”非常好用。一旦出现不适症状,随时可以给“1177”打电话,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告诉求助者是去医院还是在家休息,或者简单自行处理。新闻媒体在提升民众卫生水平方面也起到很大作用。瑞典人比较相信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的报道,相关信息很公开,并且经常有辩论。

值得一提的是,瑞典今年在健康保险方面进行了改革,要对老人和儿童群体增加医疗卫生投入。某种程度上,政府的主要工作就是儿童教育和养老。因此,官方在提高民众的科学和卫生水平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税收基本都用于科研、教育和养老,同时科研方面的资助要求必须与企业合作,从而形成政府、企业和科研单位三方共同支撑的系统。

专家:中国民众须“学以致用”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中国人的科学素养在不断进步,卫生水平也日益提高,已与西方发达国家非常接近。”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王培玉11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卫生习惯、健康素养等方面,现在来看中国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些差距,但并不明显。”

但王培玉也表示,中国部分地区民众的饮食习惯有一些非常不可取、不科学之处,一些人偏执地喜欢吃野味就是其中之一。王培玉还提到,中国人喜欢大聚餐,不习惯分餐制,这也是一个明显区别于西方国家的特点。“这次新冠肺炎的传染很多是通过聚餐发生的,其他诸如幽门螺旋杆菌、肝炎等都容易通过聚餐传染。”

整体上,王培玉认为,近年来中国人的卫生健康素养在快速提升,而这次疫情将促使一些民众在反思中进一步提升这方面的基本能力。对此,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也表示,这场疫情无疑是一个极大刺激,促使民众在现实生活中唤醒其所接受的科学教育知识储备,转化为行为和日常举措。

在曹和平看来,中国公民的科学素养已大大提升,但转变成个人自觉行为时通常会“知易行难”,打了折扣。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经过这次事件,中国主管部门肯定会加大相关教育支出,至少会有一个策略思路。此外,2019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一万美元,与之相适应,政府应该认识到,在接近较高收入阶段,公民守规守法和较高的科学认知尤为重要。

“过去中国经济增长是投资和出口为导向,现在变成需求拉动和创新导向。民众的科学素养不高,行为举止不科学,怎么能够为社会提供正确的需求?”曹和平说,公民科学素养提升能够变成生产力的一部分,“我们一定要启动这个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