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蝗有可能侵入中国吗?中国防治蝗灾有很多手
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系主任石旺鹏称,蝗虫严重爆发的风险将进一步增大。
正在非洲、南亚肆虐的沙漠蝗虫,会对我国造成威胁吗?
发端于东非的沙漠蝗灾,飞越红海,进入了中东和南亚,正在巴基斯坦、印度肆虐。尽管中国跟印巴之间有着天山、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脉的天然屏障,沙漠蝗群迁飞进入我国的可能性较低,但不排除蝗群会从印度西部向东迁飞,进入缅甸、老挝等东南亚国家,而这正是2019年草地贪夜蛾进入中国的路径。
沙漠蝗每天可随风飞行达100~150公里,再加上当前北半球正处于冬春交界期,大部分植物处于生长幼期,叶子较少,单个地区的植物可能被瞬间消灭,蝗群会迅速转移到另外地区,这又会加快蝗虫的迁飞速度。
有专家指出,考虑到2019年1月在云南爆发了草地贪夜蛾危害,在国内定殖越冬后,草地贪夜蛾将可能在今年全面爆发。而如果两种虫害叠加爆发,将会是种植业的灾难。因此切不可掉以轻心,要尽可能及早着手做好各种预案。
2月13日农业农村部蝗灾防治指挥部办公室发布的第一期《治蝗快报》显示,该办公室将密切关注世界沙漠蝗发生动态,积极为巴基斯坦和非洲蝗灾防控提供技术支持,分享我国蝗虫可持续治理经验。同时,扎实做好国内蝗情监测,掌握蝗虫发生动态,制定防控方案,做好应急防控准备,确保蝗虫“不起飞、不扩散、不成灾”。
沙漠蝗一年半内增加6400万倍
在东非,沙漠蝗虫正在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蔓延,其规模和破坏力使非洲之角的粮食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这也是继2016年1月非洲爆发草地贪夜蛾之后,再次爆发的严重虫害。
沙漠蝗虫具有飞行能力强、食量大的特点,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破坏力的迁徙性害虫之一。这种蝗虫聚集形成的巨大蝗群,每天可以随风飞行100~150公里,一只雌性蝗虫可以产大约300粒卵,1平方公里规模的蝗群一天的进食量相当于3.5万人一天的进食量。
由于破坏力巨大,沙漠蝗虫对受害国的粮食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对贫困地区和生态脆弱区尤其严重。
当前,在东非、西亚、南亚等地,均爆发了大规模蝗灾。比如,这次肯尼亚遭遇的蝗灾是近70年来最大的一次,发生区域占其国土面积的30%左右。
西亚南亚孳生区,从2019年就开始大面积爆发沙漠蝗。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蝗虫数量在一年半内就增加了6400万倍,蝗灾致使多地出现粮食短缺和面粉面包价格飞涨。1月,沙漠蝗群从阿拉伯半岛的苏丹和厄立特里亚飞越红海,2月到达也门、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于3月到达巴基斯坦西南部,6月入侵巴基斯坦第二大棉花基地信德省和东北部旁遮普省,当地的农作物基本绝收。
遭受27年来最严重蝗灾的巴基斯坦,为抗击蝗灾,于2020年1月31日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还批准了《抗击蝗虫国家行动计划》。
当前正在爆发的沙漠蝗,在史前期就是非洲、西亚和印度等热带荒漠地区的河谷、绿洲上的农牧业大害虫。
据文献记载,沙漠蝗猖獗发生时,其扩散区可超过2900万平方公里,波及65个国家,约占全世界陆地表面的20%和占世界人口1/10的地区。在上世纪70、80、90年代以及21世纪初期,非洲东部、红海沿岸、中东以及西亚南亚等地区的沙漠蝗均曾猖獗为害,最近的一次是2019年的蝗灾。由于经过防治的比例低,去年残蝗量很大,加上今年适宜沙漠蝗发生的气候条件,加剧了今年沙漠蝗的灾害。
相继爆发蝗灾的地区,会对当地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进而影响粮食供应。多位专家均表示,要积极采取措施,阻止蝗灾蔓延。
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研究总监林国发对第一财经称,如果蝗灾仅仅单纯在东非地区爆发,对全球粮食影响较少,但如果蝗灾在南亚甚至进入东南亚和东亚,则将对全球粮食产量产生显著影响。当前处于北半球的冬小麦返青期,同时春播的玉米、棉花及春播小麦也即将开始播种,如果蝗灾持续,将对全球粮食、玉米、棉花、糖料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北京梭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文峰接受第一财经采访表示,南亚地区人口基数大,是世界主要的粮食生产地和消费区,粮食可以基本自给,并有一定量出口,实质是一种紧平衡状态。一旦灾害减少了粮食等农产品的供应,出现缺口,将会对世界市场产生较大冲击。因此,要引起当事国、国际机构的重视,确保蝗灾及时被控制,防范可能给本国及全球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
警惕沙漠蝗群迁入境
由于沙漠蝗灾防治面积不到发生面积的30%,残存蝗虫的基数大,产卵量大,平均3个月完成一代,随着新一代蝗虫的繁殖和发育,如果不加以控制,沙漠蝗的数量将呈指数增长。
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系主任石旺鹏称,蝗虫严重爆发的风险将进一步增大,严重威胁到沙漠蝗发生地区30多个国家的数千万人的粮食和食品安全,非洲之角近2000万人将面临严重饥荒。
他说,比起草地贪夜蛾,沙漠蝗的食性更广,移动性更强,繁殖量更大,适应性更强,危害更大。而如果两种虫害叠加爆发,将会是种植业的灾难。
2019年1月,草地贪夜蛾从云南省入侵,随后在国内多地蔓延。由于是外来入侵物种,导致防控难度较大。由于越冬量大、北迁时间提早,业内认为,2020年草地贪夜蛾全面爆发的可能性很大。
由于南亚与我国边境接攘,加上蝗虫的迁飞特性,引发了国内对于沙漠蝗群蔓延的担心。马文峰称,虽有山系阻隔,可一定程度阻挡蝗虫入侵,但也不容轻视。青藏高原并不可以完全阻隔飞蝗的袭扰,雅鲁藏布江流域也是重要的蝗灾发源地。更重要的是,蝗虫可以通过中南半岛,进入我国云南、广西,进而扩散到全国其他地区,草地贪夜蛾2019年侵入国内,就是走的该路线。
此外,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的意大利蝗、飞蝗和摩洛哥戟纹蝗等蝗灾,也正蠢蠢欲动。
石旺鹏表示,包含阿富汗等10个国家的2500万公顷的耕地面积处于此类蝗虫的威胁之下。这个地区与我国有漫长的边境线,几乎没有障碍物,蝗群迁飞进入我国的风险大,也应引起重视。
防治蝗灾的工具箱
从国内来看,因为发生频数较多,蝗灾与旱灾和水灾,并称历史上三大自然灾害。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我国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蝗灾发生规模及频度都大幅下降,几乎没有发生过特别大的危害。
从灾害发生的情况来看,范围都不大,发生面积也都在局部区域,主要是在过去的黄泛区和草原区,并未造成大范围减产绝产。
据统计,我国蝗虫常年发生面积2.8亿亩次左右,其中飞蝗常年发生3000万亩次左右,北方农牧交错区土蝗发生7000万亩次左右,草原蝗虫发生1.8亿亩次左右。
石旺鹏称,近10多年来我国蝗害发生的总体情况是连续多年下降,但局部地区仍有蝗灾爆发风险,加之存在外来蝗虫入侵危害的风险,因此不能掉以轻心,要密切做好监测和防范工作,严阵以待。
当前,中国在蝗虫防治方面的手段很多。张智先称,一是通过基本的气象检测和数据分析,可以预测蝗灾的发生。二是利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相结合的方法。但要以预防为主,尽量在蝗虫大爆发之前,或在蝗虫发生程度较低、还未给庄稼造成损失时采取行动。
以物理方法为例,可以在蝗虫发生地尽量多种植大豆、苜蓿、果树和其他林木等蝗虫不喜欢的作物、改造蝗虫容易发生的地势较低洼地带,以减少蝗虫的生存、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减少裸露面积,减少蝗虫产卵地等;在生物防治方面,在易发生蝗灾地方,保护和利用当地蝗虫的天敌控制蝗虫,如青蛙、蜥蜴、鸟、捕食性的甲虫、寄生性的蜂类、寄生蝇类等以及种植可以招引其天敌的植物等。另外,采用生物农药也是很重要的防治蝗虫的办法。
谋易咨询首席顾问官、中加融达投资公司董事长王中建议,应抓紧制定多套应对预案,应包含多道防线、多部门参与,可能还需要同应急管理部等共同研究。治理蝗灾,不仅需要专业,更需要物资准备和果断决策。而且不要单一采取农药杀灭的方式,还可以大量捕捉,制成动物蛋白饲料原料。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生物学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姜韬称,不同于对付草地贪夜蛾,目前,我国尚未研发专门针对蝗虫的抗虫转基因作物。蝗虫是直翅目,Bt蛋白主要是针对鳞翅目虫害,需要筛选和分离出新的针对蝗虫的Bt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