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2020年的开局实在太难了!中国的疫情刚刚呈逐步好转之势,最初在东非爆发的蝗灾却已濒临失控状态。3600亿只蝗虫以日行150公里的速度侵入中东及南亚次大陆地区,多个国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甚至,印度总理莫迪因此呼吁印巴双方暂时搁置争议,共同应对蝗灾,克什米尔边界由此进入了罕见的和平时期……
近日与蝗灾有关的另一则新闻引发关注,身处中东重灾区的土豪阿联酋,紧急向中国某企业引进了100台的农业植保无人机,据称该型无人机全球领先,不但可以调查蝗情,又可喷洒灭蝗药剂,可以做到对蝗虫“察打一体”。因此网友戏称,没想到中国有同时搞定两场以上灾难的能力……
中华文明是世界唯一延续至今的古代农耕文明,历朝历代与蝗虫抗争了数千年,积累了丰富的治蝗、防蝗的经验。在新中国建立十几年后,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防蝗政策的得当,中国基本没发生过涉及粮食安全层面的大规模蝗灾。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蝗灾始于商朝,至今长达三千多年。在历史长河之中,中国人的治蝗思想观念、政策、各种手段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在迭代和演变。由于中华文化的理念和智慧弥久传承,直到今日,论治蝗能力我们都领先于全世界。正是本着对历代先祖的敬畏之情,那么就请你跟随本文,对中国的治蝗史领略一二。
中国历代的治蝗观念和治蝗政策的演变
最早的蝗灾以及治蝗的文字记载
在商代著名的妇好墓中曾出土了一件玉雕蝗虫,形象十分逼真。通过对甲骨文的解译,发现了不少关于蝗虫的记载。有的人卜问蝗虫是否会成群为害,先行预测。还有人向祖先告祭,蝗虫将要来了,祈求护佑。这些表明了商代的百姓对蝗灾并不陌生。
“去其螟螣(即蝗虫),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诗经·小雅·大田》
如上述记载,我国最早的治蝗是西周时期,那时,我们先人就已懂得用火灭蝗虫。
禳弭还是灭蝗?唐初治蝗观念迎来重大转变
非常可悲的是,士大夫和统治阶层往往思想腐朽,对蝗虫没有科学的认识。比如春秋时的孔子,汉代的董仲舒、班固和蔡琶等都留下了这样的文字,他们把蝗虫的成因归结于“恶政”,认为这是上天的惩罚,蝗虫是神虫,人不可以消灭他们,只能祈求神灵的保佑让他们退去。
“山东蝗虫大起,姚崇遣使者分道杀蝗……朝庭喧议,皆以驱蝗为不便……蝗是天灾,岂可制以人事?……古之良守,蝗虫避境,若其修德可免,彼岂无德致然”
——《旧唐书·姚崇传》
我国治蝗工作由消极向积极的转变是在唐开元盛世年间。据上述史料记载,被誉为唐玄宗时“贤相”的姚崇力主捕蝗,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甚至地方官不肯应命。面对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姚崇一方面反诘地方官和保守势力,另一方面以沉痛的历史教训说服唐玄宗。最后,在唐玄宗的支持下,治蝗工作取得了丰硕战果。后来还又设置捕蝗吏一职,专管全国的治蝗工作。有此例以后,人们积极灭蝗的观念占据了上风,被后世所继承。
颁布法令、加强问责、重视宣传——宋代以后的治蝗政策
“淮东、浙西蝗灾。十四日,定各州官捕蝗虫的惩罚制度。”
——《宋史》
我国有史记载的第一步捕蝗法始于宋朝。明文规定蝗虫来时,有人之情不报则杖一百。有人来报,而地方官不受理或不亲临灭除,以及扑除未尽者,则罪加二等。另蝗虫飞落的官地,也应募集人把蝗蝻给挖出来。如若挖掘不尽致第二年蝗灾,也要杖一百。私地上飞落的蝗蝻,如若扑掘不尽,以致再生发,相关人等都要各杖一百。要知道“杖一百”的话,要是身体素质一般,被打死的概率非常大。此刑法的严厉程度,可见一斑。
“嗣后州县官遇有蝗蝻,不早扑除,以致长翅飞腾,贻害田稼者,均革职拿问。著为令。”
——清代《筹济编》
明清时期,法令也十分严厉,甚至许多高官也因此被治罪、降职和罢官。如陈宏谋曾因捕蝗不力而被夺总督衔,连刑部尚书裘日修也被外派灭蝗,但也因捕蝗不力被免。
此外,由于明清时期人口压力很大,极为重视粮食安全,治蝗宣传工作做得很细致。除了印发了许多治蝗小册子、告示广为散发之外,甚至会制作捕蝗壁画来进行宣传方式。
重在预防——古代避蝗灾的多种办法
古代生产力有限,与其发生灾害了费力去治灾往往费时费力,提前预防往往是最有效趋利避害的办法,通过劳动经验,我们的祖先总结了以下预防蝗灾的办法:
通过对种子进行特殊处理来预防蝗灾
“农家下种以原蚕矢,杂禾种之;或煮马骨和蚕矢溲之,可以避蝗。”
——宋代《尔雅翼》
根据古代各种农书上总结了不少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据《汜胜之书》和《尔雅翼》的记载,用用马骨、蚕矢和附子混合拌种,则庄稼不容易染蝗灾。虽然这种说法现在也很难考证是否完全正确,但也不失是一种积极的应对态度。
通过翻耕来预防蝗灾
“盖秋耕之利,掩阳气於地中,蝗蝻遗种,翻覆坏尽,次年所种,必盛於常禾也。”
——《元史·食货志一》
元仁宗时期,在秋天耕种,正好翻耕土壤的时候,也把蝗蝻翻出来暴晒,使其坏死。所以第二天的禾苗必然长势喜人。
通过选择播种时期来预防蝗灾
“得时之麻,必芒以长……厚枲以均,后熟多荣,日夜分复生。如此者不蝗。”
——秦代《吕氏春秋》
通过总结蝗灾的时间规律,从而选择好播种的时机,让农作物在蝗灾高发时间来临之前就成熟并收割,以此来避开蝗灾。
通过种植蝗虫不吃的农作物来预防蝗灾
“黄豆、绿豆、黑豆、斑豆、芝麻、大麻、荣麻、棉花、荞麦、苦荞、芋头、洋芋、红薯, 以上皆蝗蝻不食之物。”
——清代《除蝗八要》
古人很早就观察到有蝗虫不喜欢吃的农作物,如晋代就记录了豆和黍两类农作物不会受蝗灾。清代的《除蝗八要》就总结得更多了,因此古人常常在蝗灾多发地区种植蝗虫不吃的农作物。
战必胜之——古人驱灭蝗虫的“各式武器”
“智慧在于民间”,唐代转变了积极的治蝗理念之后,老百姓的创造力被彻底激发了出来,各式各样的的灭蝗武器和方式都被发明了出来。
1、人海战术——灭蝗的“常规武器”
至少从西周开始,就开始利用人力和水、火等自然资源来杀灭蝗虫,主要有器具捕打、开沟陷杀、簧火诱杀、声色驱蝗 、掘除蝗卵等五种主要的方式。
器具捕打是最古老的原始捕蝗法,当蝗虫、鼠、雀为害时,古人经常采用这种捕除方法,只不过在器具的使用上有一定的区别。据记载,器具方面主要有布围式、鱼箔式、合网式和抄袋式等。基本上都是利用不同造型设计的器具把蝗虫和幼蝗给兜住和网住。
幼蝗虽能跳跃,但不能飞起或者不能远飞,很容易被驱赶于沟中并被覆土掩埋。用开沟陷杀需由众人合力,列队分组而行用器具和声响驱赶幼蝗,让它们扑入沟中跳不出来,填满之后进行掩埋。
人们发现,利用蝗虫的趋光性来诱其投火自杀,屡试不爽。簧火诱杀法最早见于《诗经》,后唐代姚崇治蝗也采用了此法,史料中有所记载:
“蝗既解飞,夜必赴火,夜中设火,火边掘坑,且焚且瘗,除之可尽”
——《旧唐书·姚崇传》
不过他增加了开沟的方式,比过去更加有效。至明清,篝火法已成为各地灭蝗的主要手段。通过长期实践,人们甚至还发现此法在没有月光的夜晚采用效果最好。
声色驱蝗主要有二种方式,一是用色彩驱蝗,即借用衣物、鲜艳的旗帜来驱蝗。另一种是利用铜器、火器发出的强烈声波来恐吓飞蝗,达到驱离的效果。在明代的《除蝗疏》中记载如下:
“又畏金声炮声,闻之远举。鸟铳入铁砂或稻米,击其前行,前行惊奋,后者随之而去矣。”
——明代《除蝗疏》
根据蝗卵孵化处的特殊构造来发现并掘除蝗卵,然后用水煮、火烧的形式来进行消灭,也是非常有效的除蝗办法,相关记载如下:
“携带锄耙,四出巡视,凡见地上有无数小孔,形如蜂巢,及士微高起处,并上年蝗集之所,其土中皆有遗子,应即掘出,以水煮之,或以火烧之”。
——清代《治蝗全法》
2、培育天敌——灭蝗的“生物武器”
根据生物之中相生相克的原理,培养蝗虫的天敌,按照这个思路来达到灭蝗的效果,这就是非常有效的生物防治法。主要有保护食蝗益鸟、饲养家鸭啄食蝗蝻、痘毒治蝗法这三种方式。
后汉时期,朝廷得知在某些地区蝗虫被群集鸲鹆(八哥)的吃掉了,则立即下令禁捕鸲鹆。元朝时期,扬州、淮安等地,因地上的蝗虫被鹜啄食,飞行的蝗虫被鹙用翅膀拍死,于是下令禁止捕捉鹙。对食蝗益鸟进行保护,能大大减轻灭蝗的人力负担。
“(蝗)未能飞,鸭能食之,鸭群数百,入稻畦中,缘顷刻尽,亦江南捕蝝一法也。”
——明代《除蝗记》
上述饲养家鸭啄食蝗蝻的方法是明代的陈经伦发明。他关注北方各省蝗害,便细心观察、试验,终于发现鸭子能除蝗蝻。此后,他的后人又把这种方法推广到江南等地。此法效果良好
根据清代的地方志记载,有先让蝗虫染上痘毒之后在同类中传播,使得其种群灭绝的办法,如下描述:
“捕得蝗,刺孔点痘浆,放令飞去,痘毒传染,其种自灭”
——清代《蒲析县乡土志》
真是智慧在民间啊,古代就能创造出病毒法来限制蝗虫种群,太狠了!
3、培育天敌——驱蝗的“化学武器”
古人通过劳动实践,发现可以利用矿物性、油类化合物以及毒烟等方式来来防除蝗虫比如,利用石灰、稻草灰防除蝗虫,记载如下:
“用秆草灰、石灰灰等分为细末。筛罗禾谷之上,蝗即不食。”
——明代《除蝗疏》
还有,在清代,人们发现蝗性畏油的特征,采用油水混合物涂抹庄稼的方式,可以用来避免蝗灾:
“每水一桶,入麻油五六两,帚洒禾颠,蝗即不食。”
——清代《治蝗全法》
借助烟雾中有害化学物质同样可以驱除蝗虫:
“蝗飞将至,热薪蒸烟,蝗即避去”
——清代《除蝗备考》
新中国之后的蝗灾治理
“六六六”的成功国产化和治蝗的国际合作
建国初期,我国就成功实现“六六六”(六氯环己烷)的国产化,并应用到诸多省份的的治蝗工作中。但由于产能供给不足,满足全国农业生产的需求还需从国外大量购买,这些客观原因导致通过药械治蝗难得到大范围的应用。
发生大规模蝗灾的时候,为了及时治灾,除了实施传统治蝗方法,往往还需要通过国际合作来得到国外的协助。
政府的应对的政策
建国早年,农业部就订出了《过冬蝗卵检查办法》通报各蝗区省份依法检查。而后中科院昆虫所开始在全国进行了系统调查蝗区的工作,相关专业人士发表了《侦察蝗情办法》。农业部还发布了《治蝗方针与措施》、《关于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方案》规定凡发生秋蝗的地区应组织群众于秋后检查残余飞蝗及其产卵地点、面积、密度,做出标志、绘制图表逐级上报。
要真正有效控制蝗灾,必须彻底改造蝗虫滋生的生态环境。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十分重视对蝗区生态环境的改造。通过兴修水利和垦荒,把飞蝗的滋生地改造成良田。如:河南周口蝗区、安徽省泗洪县安河洼蝗区…等等。
直至2014年,虽改革开放之后,大规模蝗灾就基本绝迹,但我国农业部门定期会更新相关政策,做好蝗灾的预防治理工作: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治理,初步实现了“飞蝗不起飞成灾、土蝗不扩散危害、入境蝗虫不二次起飞”的治理目标。……,近30年来未出现大规模起飞危害”
——《全国蝗虫灾害可持续治理规划(2014-2020年)》
生物技术、航空工业的发展对治蝗的促进
从五十年代初期,中国空军就开始执行飞机灭蝗任务,大大提升了我国的治蝗效率。五十年代后期,通过对安2飞机的成功仿制,运5灭蝗飞机实现了国产化,飞机灭蝗效率大大提升。
进入新世纪之后,虽几十年未有大规模蝗灾,我国对灭蝗的投入依然持续加大。从2003年开始,我国在山东省黄河口、河北黄骅、以及新疆修建了3座专门用于灭蝗任务的机场。
众所周知,近十年我国的无人机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顶尖水平,从2017 年开始,我国开始试用农业植保无人机调查蝗情。在2019年,相关农业植保无人机已经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
“江苏省农药总站邓建平说……连续几年的试验示范和田间应用试验表明,纳米农药非常适合航空植保无人机作业,很大程度解决农药残留问题,是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
——人民网北京2019年7月30日电
如上述报道,新型“纳米农药”正用于田间实验。近年来,除了在无人机方面,我国生物技术领域也得到了高速发展,假以时日,植保无人机和纳米农药双管齐下,不仅我们不再需要为蝗灾所担忧,在国际市场上也将大放异彩。
结语
几千年来,“飞蝗蔽空日无色,野老田中泪垂血”的人间惨剧虽时有发生,但我们祖先在困境中毫不气馁,通过的不懈努力下,发明和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足以让我们叹为观止的防治方法和经验。在面对蝗灾这一问题上,我们长期领先于世界。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的治蝗技术再一次当仁不让的走到了全世界的前列。望科技工作中继续加油,因为我们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粮食安全,更是为了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