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伊朗神职人员在社会网络上语出惊人:美国是个没有英雄的国家,所以不值得去报复,难道要去杀掉海绵宝宝或者蜘蛛侠吗?
这话听起来虽荒谬却也颇为有趣。联系他说话的背景,"英雄"当然不是指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因为这种人美国有的是。
英雄应该是指在"政治上能引领全国,在人心上能凝聚社会的领导人物"。不能说这种人美国完全没有,但在世的确实很少。
这种认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早在百年前,我国的思想启蒙先驱,梁启超在游历美国以后也得出相似的结论。
1902年梁启超访问华盛顿,进见了美国国务卿和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老罗斯福,二战时期小罗斯福的远方堂叔),西奥多.罗斯福在历史上的美国总统之中可以排进前四,梁启超一见之后也赞叹不已,评价他"雄才大略,有开拓万古推倒一切之气概"。
但是在见了老罗斯福以后,梁启超又写文:美国总统多是庸人。
不要误会,梁启超不是说老罗斯福不行,而是感慨这样的人太少了。
梁启超历数美国100余年来的25任总统,认为可称杰出的只有五人,其他的甚至很少被人提起,比如富兰克林·皮尔斯(1853-1857),有人记得他们在任时的事迹么?
而反观当时的大英帝国首相,梁启超认为短短百年来至少有10人以上能称得上接触。这英国首相的"成材率"可比美国总统高多了。
梁启超认为,这不是因为美国真的没有杰出的人才,而是美国国情和社会文化决定:最优秀的人不会出来当总统。
他援引英国人詹姆斯·布赖斯的著作《美国政治论》来解释原因。
第一:美国总统这个职位本身就是相对弱势的。
英国首相总揽行政和立法权力,所以需要能在议会雄辩争取人心,也需要非常频繁而细致的参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所以英国首相这个职位的要求的个人素质能力极高。
而美国实行三权分立,总统虽然是一国之首,但其实只是行政部门的老大,立法和司法他基本插手不了。(1933年确实是如此)
即使是在行政领域,美国总统的权力也不大,因为美国地方州政府很强势,国内事务多半在各州就解决了,而有关全国的联邦事务,又往往被参议院和众议院,
所以,传统上美国总统人选看重的不是什么深谋远虑宏图大志,能循规蹈矩按着国会和各州的意见去做,就是好总统。
第二:美国传统上抵触那些强势如拿破仑,克伦威尔之类的有野心又有能力的人,美国人百年来一直警惕出现这样的"明主"。
第三, 美国总统选举过程中的党派互相攻击,使得各党提出的总统候选人更偏重于选取"无咎无誉之辈",甚至是完全没有政治经验的新人上台,因为没有政治经验也意味着没有犯过政治错误,少了把柄让人攻击。
第四, 美国各州选民有很强的地方意识,更愿意选取本周的候选人,而不在乎候选人个人才能,所以总统人选往往出自人口大州而非是完全实力说了算。
众所周知大英帝国可以说是美国政治文化上的母体,虽然从大英帝国的角度来说,美国是一个逆子,但英国人对美国政治的看法确实是入木三分。
为什么我们说了那么多美国总统是庸人的理由,却又说老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可以排进前4的优秀总统?这不是两相矛盾么?
因为老罗斯福就任总统本身就是一个意外,他本只是副总统,是总统威廉·麦金莱的搭档。麦金莱赢得了大选,罗斯福也跟着进了白宫。但副总统这个职位几乎没有实权,只是总统的备份,麦金莱在当政四年半的时候遇刺身亡,这样罗斯福才成副总统变成了总统。
而罗斯福之所以成为副总统,是因为他在之前的纽约市警察局长,海军部副部长,州长等职位上太喜欢做事,得罪了太多人,于是想把他推到一个最碌碌无能的职位上,哪知道人算不如天算,最后竟然让他意外当了总统。
不过,梁启超也预言,由于20世纪初美国已经相当强大,不会再任由欧洲大国主宰世界,所以美国总统权力的扩大也是必然。果然不出他所料,美国三十年代大萧条时期,为了解决经济困境,总统权力不断扩张,后来的美国总统,对立法和司法方面已经不能算是无影响力。这可以说梁启超当年谈的第一点已经逐渐消失。
但由于美国竞选制度和社会文化影响,现在美国总统给人的印象不是那么英明,经常出些笑话,倒也是继承了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