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公主,行善半生,却遭横死,曾葬中国
她是德国的公主,也是英国郡主,行善半生,出家守节却在时代的洪流之中难逃一死。
伊丽莎白公主,全名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路易丝·爱丽丝,出生于1864年11月1日,是黑森和莱茵大公路德维希四世与英国爱丽丝公主的次女。是德意志帝国(第二帝国)下属的黑森和莱茵公国的公主,曾由于年经貌美,气质高雅,出身高贵,被称为“德国最美丽的公主”,由于她的母亲爱丽丝公主是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二女儿。所以她本人也拥有英国郡主的身份及王位顺位继承权。她幼年不幸,母亲爱丽丝公主在35岁那年因照顾患白喉病的家人不幸感染死去。伊丽莎白公主等兄妹五人是在外祖母维多利亚女王照顾下长大的。 长大后,经过自由恋爱,公主最终与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第五子谢尔盖大公结合,于1884年6月,两人在圣彼得堡的冬宫举行婚礼,公主成了大公妃,婚后两人生活的很是美满愉快,由于受到了热心慈善的母亲的影响,这位大公妃也很热衷于慈善活动。1897年前后,谢尔盖大公升任莫斯科总督,由于一些鹰派作法(包括驱逐犹大人,弹压工人运动)招至革命者的仇视,1905年2月17日,谢尔盖就在克里姆林宫前被社会革命党人伊·普·卡利亚也夫用炸弹暗杀了。丈夫之死对伊丽莎白的打击是巨大的,使她极为悲伤消极。在丈夫死后,伊丽莎白公主逐渐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慈善事业和宗教之中。1909年,伊丽莎白捐出了自己所有的财产,在莫斯科建立马大-马利亚修道院,并在此出家,亲自担任院长,发愿倾尽余生精力于宗教事业与宗教慈善活动,并广为救助疾苦。此后她尽力帮助无助的妇女和儿童。热心的投身于宗教和救济贫苦大众的事业中,在群众中有一定威望,很受爱戴。
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后,布尔什维克掌权,对俄国末代王室和贵族们进行了清算,伊丽莎白修女曾有机会离开俄国,但被她拒绝了,一来她认为自己早己出家多年,远离王室和世俗,二来,她放心不下她所照顾的病患和孤儿(她所在的修道院有开办医院救死扶伤和收养孤儿),可惜的是,命运最终没有放过她,1918年7月18日,她连同一些王室成员与贵族被押到了郊外,被推入一口井中,并投入手榴弹炸死!
伊丽莎白遇害后,一小批王室同情者在白军反攻时,趁乱将她和其他一些王室成员的遗体运离俄国运到中国,1920年途经哈尔滨来到北京,安葬在安定门外的俄国东正教公墓。后来根据她生前的遗愿,在中国的沙俄流亡者将她的遗体运往耶路撒冷,后来也征得了英国方面的同意,最终将她安葬在抹大拉的马利亚教堂。
1981年和1992年,伊丽莎白修女先后被俄罗斯东正教国外圣主教公会和和莫斯科及全俄罗斯大牧首封为“圣人”。苏联解体后,她生前创办的马大·马利亚修道院在花园里树立了她的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