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有进前景光明——2019年中拉关系回顾和展望
2019年中国和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在前些年高速度、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上稳中有进,提质升级,在多领域、多层次取得了令人鼓舞、指向未来的成就,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在单边主义肆虐,贸易保护主义猖獗,世界经济和贸易继续疲软下行的形势下逆势增长,展现出较强的生命力。2018年,中拉贸易额首次突破3000亿美元,达到3074亿美元,走出连续几年的徘徊状态,中方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4.1%和13.7%,比2000年增长20倍。今年1-10月,中拉贸易额2594.62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1239.07亿,进口1355.55亿美元。10月份较9月份增加270亿美元。按年底逐月增额较大的一般规律估算,今年中拉贸易额超过去年当无悬念,增比将有下降,但在世界贸易总态势下仍可圈可点。中拉贸易稳中有进,中国稳居拉美-加勒比地区第二贸易伙伴国地位,拉美地区已成为全球对华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第二,“一带一路”引领中拉整体合作走上更加宽广的道路,启动顺利,亮点纷呈。2014年7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巴西利亚出席中国-拉美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时提出中拉携手共建命运共同体的理念。5年来,中拉整体合作在“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框架下创新前行,提质升级,稳中向好。拉美-加勒比地区33个国家中已有19国与我签署合作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包括几个地区大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也在以实际行动表现出参与共建的积极意愿,涵盖了整个地区的大部分地域,这为该地区的互联互通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平台。20年来中国在拉美加勒比地区投资翻了7番,目前在该地区投资存量4067.7亿美元,占我国对外投资总量的22%,拉美成为仅次于亚洲的中国海外投资第二大目的地。截至目前,在拉美投资的中国企业2500家,创造就业岗位180万,合作领域从铁路到港口,从优质农产品到高科技,从金融服务到电子商务,从资源开发到航空航天。4月22日,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牵头,阿根廷投资与外贸银行、墨西哥国家外贸银行等8家拉美加勒比国家的银行参加,在北京成立首个中拉多边国家间金融机制——中国-拉美开发性金融合作机制,为中拉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大项目合作准备了融资平台。今年,中国企业中标哥伦比亚地铁项目,中国列车已进入古巴,中国和巴西、委内瑞拉、阿根廷等国共同研发的卫星已在太空遨游。中拉共同制订的《优先领域合作共同行动计划(2019-2021)》将给中拉双方带来更多切切实实的好处,拉美加勒比地区作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必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获得更多的收益。
第三,中国在拉美加勒比地区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多米尼加和萨尔瓦多同中国建交一年多来,务实共赢的合作关系突飞猛进,不仅破解了外来势力的干扰,而且树立了新型的合作典范。18个拉美国家派团参加了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其中12国布展。今年6位拉美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访华,习近平主席第五次远赴拉美参会,我国十几个高访团访拉。巴西总统博索纳罗、哥伦比亚总统杜克等访华时表达的发展对华关系的积极愿望代表了拉美加勒比地区在中拉合作方面的长远考量。
第四,中拉合作在风云变幻中经受考验,在民心所向中夯实基础。今年拉美政坛在前几年左右更替之后继续风云变幻,长年积累的社会矛盾尤其是民生问题引发动荡,先后在秘鲁、厄瓜多尔、智利和玻利维亚出现暴力型动乱,哥伦比亚反政府武装力量有再起之势,委内瑞拉社会秩序虽有缓解,但危局未破,稳定尚远。此外,一年来针对中拉合作和中国对拉政策的诋毁、诬蔑、挑拨之声不绝于耳,企图阻挠中拉合作,削弱中国在拉影响,甚至把中国排挤“出局”之心昭然若揭。但一年来的事实再次证明,中国在与拉美加勒比国家合作中一无地缘政治考量,二无控制合作对象企图,三不以意识形态划线,不以左右论亲疏,我们坚持平等相待,相互尊重,互利共赢。中拉合作成果共享看得见摸得着,深入人心,深得民心,不因政权更迭而变化,也不会因别有用心的中伤而动摇。拉美加勒比各国政府和人民分得清是非,辨得明真善美和假恶丑。以务实为标准,以共赢为目标,以民心为基础,这是今年中拉合作克难前进的保障。
综上所述,2019年是中拉合作稳中有进,提质升级,扎实发展的一年。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2020年的拉美加勒比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格局将是变中生乱和乱中有变交织共生,探索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尝试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政策举措,稳定社会秩序,谋求经济发展,将是各国政府治国理政的主要课题和各种政治力量角逐的核心目标。无论左右,拿不出有效的方略就站不住脚。因此,大力发展经济将是地区各国的共同选择,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加强吸引资金将是重点举措。这给拉美加勒比各国的对外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当前和可预见的未来看,美欧日等传统合作伙伴难以帮助拉美各国解除燃眉之急,许多国家把希望寄托在与中国的合作上,这是今年来访各国政要和学者、媒体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