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偷袭损失惨重,战争最绝望时刻,以色列如何
【军武次位面】:风林火山
在"六日战争"中,阿拉伯国家输得很惨,真得很惨,特别是空军,一夜回到了解放前。不过,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随着苏联援助的到来,埃及和叙利亚的空军实现一次跨越式的发展,先进的米格-21和萨姆-2/6导弹赋予了阿拉伯国家的真正的防空力量。到了1973年,埃及和叙利亚已经重建了强大陆空力量,于是,报仇雪恨的时候就到了。
▲巴列夫防线
而此时,以色列却沉溺在中东第一的光环之下,自以为有了巴列夫防线和居高临下的戈兰高地就可以挡住来自北方和南方的危险。此外,开战前以色列空军已经装备了127架F-4E战斗机,162架A-4攻击机,35架幻影IIIC战斗机和40架Nesher战斗机(盗版法国的幻影5的战斗机),堪称中东最强空军。有了六日战争的经验,以色列便将反击入侵的筹码放到了这支劲旅身上。
更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空军已经拥有了各类空载电子干扰系统,包括ALT-27远距离干扰舱,ALQ-71噪音干扰舱与ALQ-87噪音干扰舱,同时许多战机上面装有雷达预警接收器与干扰丝和热焰弹释放器。当然,在面对埃及与叙利亚部署的新式的防空系统时候,还不能保证这些干扰设备是否能有效的削弱这些地空导弹攻击的效果。
在十月战争开始之前,埃及方面通过瞒天过海的计策将进攻部队部署到来前线。方法是这样的,以演习为名,白天派出1个营,晚上留下一个连,通过这种方式,埃及完成了战前的秘密军事集结。埃及总统萨达特、国防部长伊斯梅尔和总参谋长沙兹利为此次军事行动制订了精心的作战计划,企图以突袭强渡运河,收复西奈半岛部分失地,然后通过政治谈判收复全部失地创造条件。
▲以军演为幌子,埃及在战前成功的完成了军队集结和部署
10月6日,埃、叙在西线和北线同时向以军发起突袭,给予了以军沉重的打击。在西线,,埃军在防空兵和炮兵火力掩护下,空军还出动了200余架飞机突袭运河东岸以军巴列夫防线及其纵深,摧毁部分"霍克"防空导弹阵地和大部分机场。并且出动数百名突击队员,搭乘直升机在西奈半岛机降,袭扰以军后方,同时,部署在西岸的约2000门大口径火炮对以军各支撑点及浅近纵深目标实施猛烈的火力打击,海军舰艇则在近海配合地面作战。
在强大火力的掩护下,埃及的第2集团军3个步兵师在大苦湖以北、第3集团军2个步兵师在大苦湖以南,由8000名官兵组成先头部队搭乘上千只橡皮舟进行强渡,穿过以军各支撑点的接合部,在其后方布置反坦克地段。用野战火炮、坦克炮火力组成远近结合的宽正面反坦克火力网,击毁大量以军坦克,工程兵快速破堤架桥,很快打开了60个通道,架好了浮桥12座,保障后续部队和坦克渡河。防空部队的各型萨姆防空导弹在开战的头两小时击落以军飞机10余架,在战争初期掌握运河上空制空权,使以军战机不敢进入运河区空域。
7日,埃军已经有6万人和600余辆坦克渡过运河,各部队还陆续在东岸集结,相比之下,以军仓促应战,指挥混乱,极为被动。8日,以军的3个装甲旅在没有空中掩护和步兵协同的情况下仓促反击,被埃军用AT-3反坦克导弹粉碎,几乎被全歼。但是,埃军的好运就此为止,此后,埃军停止了大规模进攻,西线出现四天战斗间歇。这个给了以军反击的机会。
14日,埃及和以色列投入了1800辆坦克进行决战,为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第一次坦克大战。以军坦克与步兵协同作战,使用大量直升机发射"小牛"、"百舌鸟"空地导弹和"白星眼"电视制导炸弹击毁了埃军坦克约250辆,迫使埃军撤回进攻出发地。15日晚,以军沙龙师又利用夜色掩护从运河和大苦湖的埃第2、第3集团军接合部实施大纵深穿插突击。
16日凌晨,沙龙的先头部队约2000人在大苦湖以北德维斯瓦附近渡河,摧毁若干埃军防空导弹阵地,撕裂埃军防空"保护伞",为以空军飞机进入运河以西空域创造了条件。以军马上架起浮桥,随后2个师渡河,开始向西转南快速突击,并于23日进抵苏伊士湾,占领阿代比耶港,完成了对苏伊士城和埃第3集团军构成合围态势,从而控制了西线战场主动权。
在北线,6日,叙军3个步兵师由配属的坦克部队为先导,在空军、防空部队和炮兵火力掩护下,向戈兰高地进攻,当日突破以军防线,并以空降兵占领赫尔蒙山哨所,进逼战略要地库奈特拉。7日,叙军又投入2个装甲师直逼以军前线指挥部驻地奈法赫村,并进抵距约旦河东岸以本土约数公里的地区。而以军由于仓促应战,1个步兵旅和2个装甲旅大部被歼,局势极为被动。
以军在两线作战、处境极为不利的情况下,采取先北后西、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战术,努力化被动为主动。7日晚,以军在局部地区制止叙军进攻,随后实施局部反攻,兵力陆续增至3个师约11个旅。同时集中使用空军包括从西线调来的飞机,向叙军地面部队和防空导弹阵地展开强大攻击。9日,以军向叙后方大城市实施战略空袭,同时抓住西线战斗间歇实施反攻,11日,以军转入进攻,越过1967年停火线,进抵要地萨萨,占领重镇纳西季村,直接威胁叙首都大马士革,从而掌握北线战场主动权。
16日前后,以军还给予了参战的伊拉克和约旦装甲部队沉重打击,22日出动空降兵夺回赫尔蒙山哨所。至此,以军已经完成了紧急动员,总兵力已增至近40万人。在地面部队激战的同时,以色列和叙利亚发生了拉他基亚海战,以色列用体积小而速度快并且配备了电子反制设备的飞弹快艇,在叙利亚的港口拉他基亚外,引诱叙利亚快艇在最远的射程时就发射飞弹,接着以金属箔片和雷达干扰技术使这些飞弹全部落空,等叙利亚快艇射光了飞弹后,以色列快艇便在适当的距离内发射飞弹,结果击沉了好几艘叙利亚快艇。取得了海上作战的胜利。
▲时任以色列国防部长的摩西 达扬
纵观史称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十月战争",埃及和叙利亚军队华丽登场之后再一次铩羽而归,其中的关键问题就是,埃叙联军在取得开战胜利后,便希望能够迫使以色列接受谈判,达到收回失地的目的。但是,以色列却借助这一喘息的机会,完成了兵力和装备的补充,当再次满血登场的时候,以色列高超的战术能力就擦掉了埃叙联军早期获得了优势。这和精明的犹太人善于把握机会的能力不无关系。
▲"伽伯列"反舰导弹
但是,与前三次中东战争一样,战争背后都有着美苏的影子。如果不是美国的补血,以色列是没有能力挽回开战后的颓势。美国前后出动了C-141和C-5运输机565架次,提供22400吨物资与装备,以及56架军用机。在开战的头几天里,以色列空军就损失了大量战机,于是,以色列向美国买下36架F-4鬼怪式战斗机,这些战斗机本来隶属美军,在涂掉美军标志直接刷上以色列空军的标志,然后由美军飞行员直接飞往以色列,并马上投入战场。当然,在战争期间,苏联也向阿拉伯国家提供了16000吨物资与装备,以及206架战机。因此,说到底,以阿之间的战争实际上就是美苏之间的代理人战争,以达到维持美苏在中东地区的均势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