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识字被卖到美国当仆人的中国人,他的名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东亚系是西方最早的“汉学研究重镇”,建系之初,“丁龙讲座”一直是这个全美最早汉学系的财力支撑。那么,丁龙究竟是谁呢?
19世纪70年代,美国为了建设太平洋铁路,雇佣了大批华人劳工。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所以尽管做苦力工作强度大、风险大,还是有不少中国人奔赴海外谋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名叫丁龙的广东男子,在他18岁那年,以“猪仔”的身份被贩卖到了美国西部的加利福亚州做苦力。
丁龙
美国富商卡朋蒂埃是这次修建铁路的投资者之一,他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当过律师,也曾加入淘金流,创办加州银行,建立了奥克兰市。丁龙做事勤恳,待人友善,很快就得到了卡朋蒂埃的信赖,并在铁路工程完工后,做了卡朋蒂埃的仆人。在卡朋蒂埃的家里,丁龙负责洗衣做饭,将日常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
有一天,卡朋蒂埃喝多了酒,一向脾气暴躁的他,借着酒劲开始大发雷霆。他将屋子里的仆人都打跑了,还对丁龙大发脾气,让他马上滚。第二天,卡朋蒂埃酒醒了,他意识到自己昨天太过失态,看着空荡荡的屋子,心里开始十分懊悔。卡朋蒂埃以为所有仆人都被他骂走了,但没想到丁龙不仅没走,还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给他做了热腾腾的早餐。
卡朋蒂埃
卡朋蒂埃想起昨天对丁龙说的话,非常自责,他向丁龙保证会改掉坏脾气。当问及丁龙为何不离开时,丁龙是这样回答的:“虽然你脾气不好,但你是个好人,而且孔子说跟了某个人就要尽职尽责,不能轻易离开。”
这是卡朋蒂埃第一次了解到中国的古代先哲,同时他对丁龙的所言非常感动。就这样,丁龙便一直跟随卡朋蒂埃,由于他做事踏实,忠心不二,很快他成为了卡朋蒂埃的管家。1890年,丁龙随卡朋蒂埃来到美国,在那里,他被称为“华人帮佣”。1900年,丁龙已经成为了卡朋蒂埃的伙伴,二人的情义可见一斑。
丁龙从小出生贫苦,没有接受什么教育,虽然不识字,但他却对教育有着极高的向往。他终生未娶,吃穿用度非常节俭,卡朋蒂埃给他发的工资,他都保存了下来。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笔钱足以安享晚年。在丁龙退休之时,卡朋蒂埃有感于这位中国仆人对自己几十年的悉心照料,承诺答应他一个请求。
卡朋蒂埃原本以为,丁龙会要求一笔丰厚的养老金或者一个店铺。但丁龙的回答让卡朋蒂埃非常意外,这位淳朴善良的中国人要求卡朋蒂埃出面将自己的毕生积蓄1.2万美元,捐献给美国一所有名的大学,建立一个汉学系,用来研究中国文化,促进中美文化交流。
为了实现丁龙的愿望,卡朋蒂埃四处奔走,与哥伦比亚大学的两任校长交涉多年,终于让校方同意建立了美国第一个汉学系。校方起初不愿意用丁龙这样一个无名小卒的名字来命名一个科系,他们本打算用清朝大臣李鸿章或者清朝驻美大使伍廷芳来命名。但卡朋蒂埃坚持用仆人丁龙的名字命名,他更强硬的表示,如果校方不同意,他就撤资。
哥伦比亚大学
在卡朋蒂埃的坚持下,校方最终妥协,同意用丁龙的名字来命名。清朝政府听说此事,慈禧太后曾捐赠了5000余册图书。就这样,在各方的帮助下,哥伦比亚大学建立了第一个汉学系。
卡朋蒂埃前后为大学捐款50万美元,甚至卖掉了在纽约的豪华住宅。在丁龙的影响下,他还为中国的博济医学堂捐款2.5万美元,虽然最终濒临破产,其晚年只能在乡村的老家里度过余生,但卡朋蒂埃从未后悔。
丁龙作为美国第一代华人移民中的普通一员,却比更多大人物的胸襟都还要宽阔。毫无疑问,丁龙是一个大写的人,他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中美文化的史册中,而丁龙与卡朋蒂埃的感人故事也将永远流传下去。
若您喜欢此文,请您帮忙关注,评论,收藏,转发,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