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丝路精神探寻丝路明珠
图片由上至下依次为:
明铁佩古城遗址内城作坊区一角;
遗址出土的红陶罐;
遗址出土的红陶钵;
遗址出土的穿孔玛瑙饰件。
图片均由刘涛提供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中外合作考古是“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乌兹别克斯坦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也是东西文明交汇融通的重要节点。费尔干纳盆地地处锡尔河上游,水草丰美,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冲。自秦汉时期,中国古代文献就已记录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坐落于此的明铁佩古城遗址,更是被称为“丝绸之路活化石”。
自2012年起,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考古学家组成联合考古队,先后对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明铁佩古城遗址进行了8次考古发掘,取得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重新定位了明铁佩古城在费尔干纳盆地及古代中亚历史上的地位。2016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乌兹别克斯坦《人民言论报》和“扎洪”通讯社网站发表题为《谱写中乌友好新华章》的署名文章中提到:“中国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西北大学等单位积极同乌方开展联合考古和古迹修复工作,为恢复丝绸之路历史风貌作出了重要努力。”今年,中乌联合考古工作进入新阶段,中方计划于5月访乌,就下一阶段工作计划与乌方进行深入探讨与合作。
“天马行空”,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在历史上,天马被称为“汗血宝马”。在《史记·大宛列传》中,记载了天马的故乡,那里被称为“大宛”:“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蒲陶酒。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一般认为,大宛就在今天的费尔干纳盆地一带。
公元前128年左右,张骞奉汉武帝之命抵达中亚腹地,见到大宛国王。大宛久闻汉朝富饶,欲通不得,见汉使来到,深表欢迎,这是中国史籍中第一次出现有关大宛的记载。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乌孙,同时派遣副使到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等国进行外交活动。张骞凿空西域后,除商贸外来,大宛与西域诸国纷纷遣使来汉,相互接触愈发频繁。
张骞出使西域时,见到大宛已拥有相当规模的城市文明,居民定居在城墙环绕的都市中,以农耕为业。《史记·大宛列传》详细记载了该国“有城郭屋室。其属邑大小七十馀城,众可数十万”的生活情景。实际上,公元前约2000年,费尔干纳盆地内就已经产生以灌溉农业为代表的经济社会文化,并留下众多古城遗址。
据不完全统计,盆地内的古城遗址有20余处,规模不等、形制不一,时代跨度大、文化面貌多样,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其中,位于盆地南缘的明铁佩古城,地面上可见长方形城圈,东西长约500米,南北约800米,城墙上附设有巨大马面,城内还有多处高大夯土台基。很多学者认为,这座城即大宛王都,但也有学者因城址规模不大而持否定意见。
在对盆地内的城址进行系统调查后,中乌联合考古队决定将工作重点放在对明铁佩古城遗址的发掘上。
2012年,中乌联合考古队对明铁佩遗址开始系统考古工作。我们秉承中国考古学者在国内大遗址考古、城址考古的系统理念,首先进行城址现状、地形地貌的全面测绘,完成大比例矢量化数字地图,形成可覆盖全城的数字化平台,为此后调查、勘探、发掘工作精确测绘与成图奠定基础。其次从调查、勘探、试掘地面尚存古城墙、主要建筑基址等方面入手,逐步深入了解该城址文化层堆积情况,特别是明晰了古城在使用时期的古地面情况,进而从地层上分清早于古城的地层、与古城同时期的地层,以及晚于古城的地层。第三是从已知地面遗迹向城址未知区域推进,以全方位研究城址为目的,勘探、发掘今地表已没有迹象的城墙、城门、道路、水系以及各类与古城活动相关的遗存等。
通过中乌两国学者的共同努力,联合考古工作重新揭示了明铁佩古城遗址的真实面貌,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外城的发现。明铁佩古城内城圈面积仅约0.5平方公里,而新发现的外城由四面城墙合围而成,东西最大宽度达1300米,南北最大有2100米,总面积达2.8平方公里。内城和外城形成两重城圈,共存使用。这一发现,不仅重新确定了明铁佩古城的具体规模,也确认其为同时期盆地内面积最大的古城。除此以外,明铁佩古城具有功能完善的城墙、城门、马面等城防设施,城内外有规模宏大的大型建筑和道路系统,也拥有建筑格局清晰、功能完备的手工业作坊,城外发现的墓葬区则进一步扩大了古城的文化内涵。这些都表明明铁佩古城等级较高,城市功能完备,是这一时期、这一区域内的中心城址,极有可能就是当时的大宛国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