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社近日报道,日本经济产业副大臣牧原秀树在11月29日的采访中表态:"日本不会考虑在没有印度的情况下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由东盟十国发起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在11月中连遇滑铁卢,首先11月4日在泰国曼谷举行的PREC第三次领导人会议上,印度总理莫迪宣布印度不会加入该协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日本的态度使筹备七年之久的RCEP接连受阻。
从2012年RCEP启动至今,已有七个年头,这一涵盖约35亿人口,GDP总和约23万亿美元,所涵盖区域将成为世界最大自贸区的协定一旦谈成,日本的这次外交斡旋都能在东南亚国家之间树立威望。可如今"印度拒签,日本弃权"的情况实属出乎意料。
印度的"退缩"情有可原。近期印度经济持续走低,失业率达到8.5%,为4年来的最差水平。印度担心达成协定后对国内的产业有较大冲击,使得失业率继续升高。但是印度在拒绝RCEP的同时也把摆脱经济低迷的机会挡在了门外。但印度的这一决定并没有考虑到其余国家的经贸联系日益紧密,不久之后印度自身的竞争力和被需求度将大幅降低,在印度没有重要到不可忽视的情况下走此看似保守实则在倒退的险招并不明智,这一举动无形之中让其经济迈向了下坡路。
再来看日本的操作其意在何。与印度同进退的态度充分展现了拉拢及示好的意向。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在12月15日至17日访问印度,那么说服印度达成RCEP协定也将作为此次访印的主要目标,不论是否成功,日本的这次外交建设都能在东南亚国家之间树立威望。其次,印度的数十亿人口是极为庞大的潜在市场,日本为其自身的经济利益增长也不可能放弃与印度的多边贸易往来,所以日本发出"没有印度的RCEP,不签也罢。"这样的声音也就不足为奇。
RCEP的其余十四国看似已磋商完毕,但连续两国的退出会不会再带来新的变动也不得而知。印度的退出,使得即将落成的RCEP暂时搁置,留给印度的时间不多了,机会也不多了。而日本的唐突表态,也完全是以自身为出发点。日本作为RCEP的重要推动力量,也应该以区域经济发展和自身的长远发展为重,看清大格局,才有好出路。
长达七年的RCEP在短短的一个月之内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到如今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纸协定是签还是撕?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