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改扩建中的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港。
本报记者 吕 强摄
位于印度洋西岸的达累斯萨拉姆港(达港),被视为坦桑尼亚的“门户港”,是东非诸多国家的出海口和经济通道。港口修建于上世纪40至50年代,老化的码头设施及狭窄的泊位,难以承载日益繁忙的货运任务。由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港湾)承建的达港1—7号泊位改扩建项目是坦桑尼亚近50年来首个大型水工工程,完成后港口将由2万吨级升级为7万吨级,靠泊能力将大大提升。项目实施过程中,正常航运与施工进度两不误,为当地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中国建设者以过硬的施工技术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赢得了业主及出资方世界银行的高度称赞。
“把项目交给中国企业是正确的选择”
达港码头,大小船舶往来如织。一边,万吨货轮正在装卸集装箱,另一边,施工高脚架和清淤船正紧张作业。由于泊位停运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正在进行升级改造的港口依然要保证正常的航运贸易。“在繁忙的港口内,确保正常运营的同时进行改造施工,完全依照欧美技术标准实现港口60年的使用寿命,工期仅36个月,即便是对施工经验丰富的品牌公司而言也是极具难度的一项工程。”中国港湾坦桑尼亚分公司负责人徐心培说。
2017年6月底开工后,项目团队现场勘探发现,港内水域宽度不足300米,陆域宽度不到200米,可允许施工的作业面非常狭窄;再加上当地地质结构复杂多变、赤道附近海水盐度大,重重困难一度让中国建设者十分头疼。然而,他们很快调整施工资源,制定出“保工期又不停运”的理想方案,并在非洲东海岸首次应用PHC桩(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技术克服水文地质困难。
工程项目经理吕威说,在没有可借鉴经验的情况下,他们谨慎打下了第一桩,后来不断摸索总结,施工工艺日益成熟,工作效率也稳步提升,单日最高成桩数达8根,平均每日成桩数近4根。其中,难度最大的新建滚装泊位和改造1号泊位,今年3月前实现提前移交,为业主增加运营收入逾3000万美元。
今年11月11日,改造后的3号泊位正式移交坦方。坦桑尼亚工程、交通和通讯部部长伊萨克·卡姆韦拉在交工仪式上说:“今天站在这里,我可以确定地说,当初把项目交给中国企业是正确的选择。他们把中国速度和技术带到了非洲,短短两年内高质量地克服重重困难,让港口吞吐能力提高500多万吨。我们希望借此吸引更多航线和航运业务,把达港建设成东非第一大港,也为坦赞铁路带来新的生机,让坦中友谊进一步深化。”
“坦桑尼亚迎来了港口建设的新机遇”
当地员工瓦伦斯2017年毕业于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回忆起进入中国港湾的经历,他一直用“幸运”一词来形容。“坦桑尼亚的港口多是上世纪50年代建造的。近年来东非经济快速发展,作为出海口的坦桑尼亚迎来了港口建设的新机遇。”瓦伦斯说,当初,他敲开达港工程项目经理办公室的门,怀着对未来的无比期盼,递上了简历。如今,他已在项目上锻炼了两年多,在设计部学习港口工程设计,之后进入勘察测量班,现在是工程部的管理人员。“我已经掌握了港口建设体系的基本知识,希望以后能创建自己的公司或者回到大学里当一名教师,将港口建设经验传递给更多年轻人。”
在达港,像瓦伦斯这样的有志青年有很多。他们熟知当地法律体系、制度和工作流程,在人力资源部、工程部、物资采购部、安全部等关键部门担任骨干,扛起内外联系沟通的重任,反过来也帮助项目顺利推进。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乔伊斯说:“在中国企业,我们能学习到中国建设者的管理思维和模式,他们的勤劳务实适合发展中的坦桑尼亚,我们希望像中国一样快速发展。”
目前,达港改扩建工程80%的员工来自坦桑尼亚当地,其中30%的管理者是当地人,尤其是勘察测量、人力资源管理、构件预制等领域,已全部实现属地化配置。中国企业一方面积极培训当地员工,将中国技术输送至非洲,另一方面,联合当地大学成立实习和培训基地,截至目前已为当地土木工程专业提供了100多人次的实习机会。有当地实习生感叹,中国企业的工程项目是为数不多能提供实践的平台,观摩和亲身体验得来的经验要比只在课堂上学习理论有用太多。
“必须要为有担当的中国建设者点赞”